本病多见于抽搐伴轻度急性胃肠炎症状,且既往身体健康,无脑膜炎、脑炎、脑病的患儿,患儿通常无中至重度脱水,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发热(体温>38摄氏度),病程中发生1次至多次惊厥。
首先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及由感染导致的免疫损伤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尤其是轮状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等。其次,脑组织内一氧化碳水平升高也与本病有关。
发病季节为全年散发,秋冬季多见。多表现为轻度胃肠炎症状,主要表现为:期有恶心、呕吐,少数患儿呕吐频繁而剧烈,需注意鉴别诊断,部分患儿可同时伴有低热,随即出现腹泻,多表现为水样泻,多在病程3 d内发生惊厥,可占60%以上;以无热惊厥为主,也可表现为热性惊厥,伴或不伴有轻度脱水;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全面发作(包括强直一阵挛发作、强直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局限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临床以全面发作之强直一阵挛发作类型较为多见。
本病是一个短暂发作的良性经过,临床上只需在急性期予以对症处理和抗惊厥治疗,包括减少或去除诱发因素,比如保持安静,预防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止吐泻等对症处理。及时有效控制惊厥发作是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