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已经成了医生的眼睛和手, 是医生非常重要的伙伴。
现在维修经费单笔最高节约40万, 相当于一部中高档轿车。
安杨:一位朋友需要做PET-CT,好不容易约上了,舟车劳顿从县里赶到省 城医院,但是到了医院,机器坏了。这时候才发现机器坏了影响多大。
马广松:这种医疗设备正是由我们这种部门管理。这个部门叫医学工程 处,医院的机器设备出了故障,就是我们上场显身手的时候了。在过去叫器械 科,或者设备科,主要定位就是对医疗器械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医学工程在起 步的时候对它重视不够。我刚入行时,老前辈还在呼吁重视这个学科的建设,现 在发生了质的变化。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前两年将我们的工作纳入整个医疗体 系的评估当中,相当于进入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奥运项目”,考评结果直接影响 到医院整体评级,现在从大学的学科建设到医院的管理,医学工程的地位逐渐 凸显出来。医疗器械跟现代科技结合非常紧密,近一二十年,毫不夸张地说, 医疗技术的发展很重要的是看医疗器械的发展,现在医疗器械已经成了医生的 眼睛和手,是医生非常重要的伙伴,所以医学工程现在和医疗、护理、临床药 学成为医院的四大支柱。除了维修,增加了很多技术方面的工作,比如设备质 控、预防性维护、大数据的统计,而且变化还在不断进行当中。很多新兴的学 科就是建立在新的诊疗设备出现以后,比如微创手术的建立就是基于内窥镜这 种医疗器械的发展。
安杨:物理学、化学、工程电子学、材料学、生物学这些学科到这里有一个 汇聚点,你们这个专业是跨学科的。
马广松:交叉性很强。设备购置当中,我们还要跟贸易商、海关打交道,要 具备经济学知识。
安杨:我把它理解成单纯的维修,真的太浅薄了。
马广松:我们对于设备的维护,包括维修费用都对医院有很大影响。比如, 世界知名厂商的检测程序、检测设备功能不到位,我们发现了问题,给医院节约 了 30余万的资金,更重要的是设备能正常发挥作用,这是一种成就感。我们现在 维修经费单笔最高节约40万,相当于一部中高档轿车。
安杨:你们是医院这些设备的医生,要保证它的健康,维护它,出了问题要 帮它修好医生是修人,你们是修机器。
马广松:您说得太对了!工作中,我们确实把设备当成病人来看待,每台 设备都有单独的电子病历,从出生一直到完结,一生当中得了多少病,得的什么 病,怎么办,花了多少钱,这些都能査,所以修设备跟看病是一个道理。
安杨:跟医学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
马广松:完全一样,实际上我们这儿的支出减少了,减少了医院的支出,对 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少也起到间接作用。
安杨:您做这行多少年?
马广松:14年。十几年前,设备的总量不太多,比较简单。很多医院都是跟 总务处或者后勤合在一起了,科室里有几个人,这个人负责维修水暖,那个人就 负责维修心电图机。
季哗:现在有一个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维修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重点放在质 量控制、预防性维护上。设备坏不坏很明显,但准不准你不知道,比如很简单的 输液泵,1小时应该打25毫升,如果打的不是25毫升,对治疗是有影响的,甚至 可能给孩子带来危险。
安杨:有点儿像医学的发展,过去我们可能是人病了去治,现在开始重视预 防和精准。
季哗:对。比如输液泵这样一个小设备,可能某种药应该2小时之内输完, 但由于流速不准,半小时之内输完了,不仅孩子的病可能得不到治疗,还会影响 他的生命健康。所以,我们对这些设备有一个预防性维护计划。
安杨:让设备工作得对、好、准,这涉及医疗的根本问题:治疗一定要预 防、减少医源性伤害。医疗器械用不好就会带来一些伤害,这就是你们要特别注 意的事情。
马广松:没错,医疗器械的使用也是我们的管理范围,比如临床医生、护 士、技术人员的使用培训。所以临床治疗和诊断与我们的工作是息息相关,密不 可分。另外,放射设备的使用环境评价及放射防护也是我们的工作环境。
季哗:按照国家计量法规定,放射设备必须去计量院做放射防护的计量,一
是对放射源检测,二是对医护人员保护。
安杨:我跟过一台手术,当中一个器械不灵了,护士打了电话,来了一位维 修技师,鼓捣了一会儿,这设备又转起来了,这中间,医生一直在手术,那个人 从进手术室到出去,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来过又走了,但是他让整个手术的流程 又顺畅起来,他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影子在工作。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岗位真的需 要巨大的耐心和责任感。
安杨:现在医学设备日新月异,有没有学习的压力?
马广松:压力时刻都有。举个例子,3D打印刚出来的时候,我只是意识到 了像口腔科、骨科可能会应用到一些。而这两年,它不光在这两个科室有发展, 在像心血管、手术计划等很多学科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未来医疗器械的发 展会更突飞猛进,还会逐渐进入家庭,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如果 不学习,很快就会被甩到后面去。
采访手记:
很惊讶地发现医学工程工作与医学的相似之处,进步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 理念——预防性维护、全生命周期、精准等。维护的对象貌似不同,但根本目标 是一致的 切以患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