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于男性乳腺腺体组织的良性增生,其特征是一侧或双侧乳房增大,乳晕下可触及实性触痛性包块。
①生理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随着生长、发育和衰老,体内激素水平会产生相应的波动,雌/雄激素因出现暂时性失衡而引起男性乳腺发育。在所有男性乳腺发育患者中,约占50.0%。在新生儿期、青春期及老年期发生者大多属生理性。
②药物源性:由药物引起的男性乳腺发育称为药源性男性乳腺发育。约占总体男性乳腺发育患者20.0%,且通过停药或改变药物剂量一般均可治愈。包括抗雄激素药物(如比卡鲁胺、氟他胺)、激素类药物(如外源性雌激素、雄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如司他夫定、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法韦仑等)、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烷化剂(环磷酰胺、马法兰等、卡莫司汀、伊马替尼、依托泊苷、阿糖胞苷、顺铂等)、心血管药物(部分钙通道阻滞剂及螺内酯)、胃肠道药物(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中草药(旁通、当归、大豆、甘草、姜黄、马鞭草等)等。
③雄激素产量低:包括原发性性腺衰竭(如无睾症、 Klinefelter综合征、Kallman综合征等)及继发性性腺衰竭(外伤、肿瘤、放化疗及炎症反应等造成的睾丸损伤);
④内分泌疾病:雄激素抵抗综合征、真两性畸形、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β羟脱氢酶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证、家族性芳香化酶活性增高症、肥胖症及高泌乳素血症等;
⑤肿瘤性:肾上腺或睾丸的分泌雌激素的肿瘤和肾上腺雌激素类肿瘤;
⑥其他:肝硬化、肾功能不全;
⑦接触性:化妆品、抗秃洗剂、阴道栓剂、含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或被其污染的食品等。
男性出现单侧或双侧可触及的乳腺组织,呈圆盘状结节或弥漫性增大,有时可伴有乳头和乳晕增大。局部可感隐痛不适或触痛,少数患者在挤压乳头时可见少量白色分泌物溢出。
大部分不需要特殊治疗。必要时药物治疗:雄激素、抗雌激素类药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