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秋冬季节高发。可直接通过人群接触、空气飞沫以及接触病毒污染物等进行传播。儿童患流感后,无法对自己主观症状进行准确描述,致使家长难以充分了解儿童身体情况,加之儿童病情发展快,若未及时就医,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给儿童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
一、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为有效的手段
待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促使基体产生相应抗体。流感病毒侵袭机体后,已经产生的抗体会迅速发挥作用,抵抗病毒。研究表明,儿童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效果可达到78.5%以上。对儿童进行疫苗接种,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儿童流感发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儿童的抵抗能力。
二、流感疫苗接种政策
北京市自2019年起陆续开始组织中小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免费集体接种流感疫苗。在征得学生家长的同意下,学生可以在校接种,有接种需求的学生应尽早安排接种。
三、接种流感疫苗前要注意哪些事情
家长需要了解流感疫苗的禁忌症;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果家长不很清楚是否属于禁用、慎用流感疫苗的人群,就要到接种门诊向医生进行咨询,让门诊医生帮您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好好休息,让身体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生理状态;在卫健委、疾控中心等官方网站了解接种门诊的分布地点,就近接种。
四、接种疫苗时应当注意什么
避免空腹接种疫苗;向门诊医生索要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在接种期间,还需要对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从心理层面、健康宣教和饮食干预等方面开展措施。
心理干预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安抚和交流,减少儿童在接种期间出现的哭闹、拒绝接种等现象,确保疫苗接种顺利进行。
饮食干预则是对儿童疫苗接种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儿童在完成接种获得需要的营养补充,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五、接种疫苗之后还要做到什么?
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接种之后一天之内注意观察儿童体征;如果出现持续发烧等现象,可以就近到医院就医,并向接种单位医生咨询并报告。
综上所述,对儿童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流感发生,且安全性较高,儿童不良反应较少。进入流感高发季节后,家长还要多注意儿童水分补充以及维生素和高蛋白等营养物质的摄取,期间还要能够适当加强儿童的体能锻炼,以此不断提高儿童自身抵抗力。此外,家长在流感高发时期,尽量避免带儿童出入人员密集区域,减少儿童与流感患者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