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脓肿是由于炎性病变导致肺组织坏死液化从而形成脓腔。可见于任何年龄。病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厌氧菌为多见,其次为化脓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支原体等。
主要继发于肺炎,其次并发于败血症。偶自临近组织化脓病灶,如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脓胸蔓延到肺部。此外,肿瘤或异物压迫可使支气管阻塞而继发化脓性感染,肺吸虫、蛔虫及阿米巴等也可以引起肺脓肿。免疫功能低下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均可促使其发生。
起病多隐匿,高热,可伴寒战。咳嗽,有时出现呼吸增快或喘憋、胸痛或腹痛。常见盗汗、乏力、体重下降,婴幼儿多伴呕吐与腹泻。可咯臭味脓痰,可咯血痰,甚至大咯血。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和营养。对症疗法包括供氧祛痰和体位引流。
2、抗生素疗法:为主要治疗,早期可用青霉素,疗程4-6周。对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可根据痰培养及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疗程因脓肿吸收的速度、脓肿的程度及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而定,一般疗程3-4周。
3、手术疗法:多无需手术。儿童肺脓肿合并脓胸的患儿用胸腔镜引流治疗可缩短抗生素的疗程和住院时间。对慢性肺脓肿、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并发支气管扩张或有反复感染,大量咯血者,应考虑外科手术,一般手术在发病后4个月到1年之内施行为宜。
[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肺脓肿的预后取决于患者自身的机体免疫力、病原体的毒力及是否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早期、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吸入异物所致者,在取出异物后迅速痊愈。并发支气管扩张症、迁徙性脓肿或脓胸时预后较差。
[预防]
对急性肺炎和败血症应及时彻底治疗。有呼吸道异物吸入时,需迅速取出异物。在扁桃体切除及其他口腔手术过程中,应避免组织吸入肺部。
●保持环境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和湿度适中,保证充足的休息。
●平衡饮食,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宜食用富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西红柿、小白菜、橙子、猕猴桃、柠檬等。
●要保证水分的摄入,足够的水分可以保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
●患儿出院后仍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治疗,期间不可自行停药。
●需要在医生建议的时间内定期复诊,以明确炎症吸收情况。
●出院后需要居家休息,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