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食品安全周】野生蘑菇难分辨,不采不食最安全
时间:2023-10-31

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或畜禽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我国目前报道的野生蘑菇中,有超过540种是毒蘑菇。一些野生蘑菇中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一旦误食极易引起中毒。

误食毒蘑菇后有哪些临床表现?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由于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各异,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也不相同。中毒后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及视力模糊、精神亢奋、错乱、幻觉等精神症状,严重的可出现溶血、肝脏和肾脏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在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是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而主要引起死亡的是急性肝损害型和横纹肌溶解型。

误食毒蘑菇后如何处理?

目前,对蘑菇中毒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生中毒发病急、症状重、病死率高。

首先应尽快就医,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不适,应尽快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同时,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催吐,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就医时,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并保留食用的野生菌样本。警惕“假愈期”!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患者在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期过后,自我感觉已“康复”,这时特别容易忽视而不愿意就诊,但此时体内已经出现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救治不及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 不采摘野生蘑菇,不轻信民间或者网上流传的毒蘑菇鉴定方法;
  • 购买正规的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不购买路边摊贩和网上的野生蘑菇;
  • 不食用自采或者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3-18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
2024-06-12
1.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2.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3.膳食要清淡...
2024-06-11
1.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2.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3.会识别危险标识,远离危险环境。4.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