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食品安全周】海产品小心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时间:2023-10-27 文:王之遥
居民生活越发富裕,一年四季琳琅满目的海鲜都能大量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口腹之欲,但其中也蕴含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什么是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分布极广,我国沿海地区为副溶血性孤菌食物中毒发病率的高发区,尤其是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男女老幼均可患病,但以青壮年为多,病后免疫力不强,可重复感染,并且近年来随着海产食品的市场流通,内地也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散在发生。本菌主要分布在沿海环境和海产品中,其中以墨鱼、带鱼、虾、蟹最为多见,如墨鱼的带菌率达93%,其次为盐渍食品,另外有肠道病史的居民、渔民带菌率偏高,也是传染源之一。除了海产品以外,畜禽肉、咸菜、咸蛋、淡水鱼等都发现有副溶血性弧菌的存在。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后如何处理?
此病潜伏期一般10-24小时,最短2-4小时,长者可达48小时。发生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并迅速到医院医治,呕吐、腹泻严重脱水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副溶血性弧菌对氯霉素敏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抗菌药物治疗。
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为降低此类感染风险,海产品一定要烧熟煮透确保不生食,在烹调和调制海产品时可加适量食醋,食品烧熟至食用的放置时间不要超过4个小时。加工海产品的案板和刀具等器具也必须严格清洗、消毒,并且加工过程中注意生熟用具要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