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和洪涝会增加感染肠道传染病的风险,如果积水淹没粪池、下水道等,还会增加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发生的风险。暴雨洪涝后,需要警惕这些传染病!
霍乱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剧烈无痛的腹泻、呕吐是它的主要症状。主要通过摄入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
甲肝和戊肝
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肝(戊型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所引起。都是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可引起甲肝和戊肝的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
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和副伤寒属于乙类传染病,儿童较为常见,是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表现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水源污染是伤寒、副伤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常呈暴发流行。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均属于乙类传染病。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由志贺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虫感染所致。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以及里急后重等;两者的区别为粪便性状,细菌性痢疾排黏液脓血便,阿米巴痢疾排果酱样便。痢疾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随病人粪便排出的病原菌或阿米巴包囊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引起感染;亦可通过苍蝇污染食物而传播。生活接触是引起散发病例的主要途径,水、食物污染常引起暴发。
其他感染性腹泻
其他感染性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属于丙类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发热,大部分患者病情不重,可自行痊愈。其他感染性腹泻常见于病毒、细菌、真菌和原虫等肠道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最常见的要属诺如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其次为轮状病毒。
如何预防以上五类肠道传染病?
1.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可能被污染的水龙头表面或水嘴内壁可用有效氯500ml/l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净,并打开水龙头冲刷管路及出水口。
2.食物要煮熟煮透。受淹的新鲜瓜果、蔬菜清洗后,可用含氯消毒液100mg/l-200ml/l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勤洗手,接触疫水时,应穿戴防水的胶靴、胶手套等。在野外活动尽量穿长衣长袖,或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虫剂,防治虫媒叮咬皮肤。
儿童发生呕吐、腹泻后应如何处置?
调整饮食
呕吐或腹泻患儿应及时调整饮食,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不吃一些难以消化、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腹泻患儿特别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就是脱水,脱水严重的话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要及时预防脱水和纠正脱水。当患儿出现上吐下泻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及时就医
如患儿出现口唇黏膜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差、口渴、手脚发凉、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或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应迅速前往医院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