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时间:2022-12-01 文:吴洋洋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Equalize”,我国的宣传活动主题为“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而引起的,以人体CD4+T淋巴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进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疾病后期可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综合性疾患。传染源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一、传播途径

艾滋病有三种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人们对艾滋病普遍易感,可通过接触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

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包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1.血液传播: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注入、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其它可以刺破皮肤的医疗器械;与其他人共用刮胡刀、牙刷等途径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毒。

2.性接触传播:容易感染艾滋病的性行为包括:无保护(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套)的男男性行为、不固定性伴、与不知道感染状况的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与多人发生性行为、吸毒或醉酒后发生性行为等。其中,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

3.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以通过妊娠、分娩、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二、预防知识

1.每一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保持单一性伴侣,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知晓性责任,拒绝和预防不安全性行为,提倡负责任、安全的性行为。

2.发生性行为时应全程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这是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最有效措施。

3.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炙、手术,注意输血安全,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5.一旦发生不安全性行为等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后,应该主动到到疾控中心或相关医疗机构寻求艾滋病咨询和检测,早发现、早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预防(PEP)用药。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3-18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
2024-06-12
1.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2.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3.膳食要清淡...
2024-06-11
1.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2.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3.会识别危险标识,远离危险环境。4.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