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猴痘”知多少?
时间:2022-07-07 文:疾病预防控制处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猴痘确诊病例。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尚无猴痘病例报告,也未在野生动物或入境检疫中发现猴痘病毒,一般人群暂无感染风险,但由于该病此次传播范围较广和具有典型的人际传播特点,猴痘仍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如发现猴痘输入病例,主要在其接触者中存在一定感染风险,我们应及时认识并科学防范猴痘。

1.“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由猴痘病毒引起,能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

2.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有热带雨林的地方,那里通常生活着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在中非和西非以外的其他国家,偶尔会发现猴痘患者,感染者通常存在猴痘流行地区旅居史。

猴痘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如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猴类和猿类)。

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此外,猴痘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云浮传播给胎儿。

3.人类容易感染猴痘病毒吗?

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对新生儿、儿童和有免疫缺陷基础疾病的人,感染猴痘病毒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及并发症,存在死于猴痘的风险。

4.感染猴痘病毒后有何症状?

猴痘的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通常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乏力嗜睡、肌肉酸痛、背痛等前驱症。90%患者出现明显的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等)。

皮疹通常在发热后的1-3天内出现,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掌和脚底均可出现。皮疹的形态多样,从斑块依次演变为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后脱落,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皮疹也可出现在口腔、生殖器和眼部等。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和色素沉着,形成的瘢痕则会持续数年。

5.猴痘的并发症有哪些?

部分猴痘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肺炎、脑炎和可导致视力丧失的眼部感染。

6.猴痘有治疗方法吗?

目前国内尚无猴痘病毒药物及猴痘疫苗,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会自己痊愈,然而根据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其中需要重视的是要小心处理皮疹及皮肤破损处,保持干燥或者在医生指导下用敷料覆盖以保护该处皮肤;避免触摸口腔或眼睛中的任何溃疡,可以使用漱口水和滴眼液,但要避免使用含有激素(可的松)成分的产品。

7.如何预防猴痘?

①避免与野生动物,如草原土拨鼠等直接接触,避免前往猴痘高风险地区旅游;

②外出戴好口罩,及时做好手部清洁,尤其是减少与来历不明的啮齿类、灵长类动物接触。

这当中,宠物爱好者、动物饲养和检疫人员等属高危人群,更要加强眼部和呼吸道防护,避免接触动物血液、分泌物,防止被咬伤等。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3-18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
2024-06-12
1.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2.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3.膳食要清淡...
2024-06-11
1.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2.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3.会识别危险标识,远离危险环境。4.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