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时间:2022-07-05 文:疾病预防控制处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传染性强,多发于7岁以下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成人(如产后妈妈)也可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途径:

以接触传播为主。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毛巾、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

发热、咽峡部疱疹、咽痛、流涎、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严重患者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潜伏期(3~5天):可无任何症状,但病毒会在体内大量复制。

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可达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溃疡期(3~4天):低烧或退烧,水疱破溃形成为浅溃疡,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现象。

该病具有自限性,大部分可自愈。

疱疹性咽峡炎病人如何护理?

1、勤测体温。宝宝发热通常是高热,要注意宝宝体温变化,防止高热惊厥,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多喝凉水。热水会加剧宝宝口腔疼痛,鼓励宝宝多喝凉水,可多次少量给宝宝喝水。

3、清淡饮食。生病期间,尽量吃容易吞咽的食物,味道要清淡,温度偏凉一点。避免吃硬的、酸的、辣的、烫的食物。

4、减少外出。患病宝宝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若是上学(上幼儿园)的宝宝建议至少症状消失后48小时,再去上学(上幼儿园)。

5、密切关注。密切关注宝宝精神状态,若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方法:

1、做好手卫生。正确做好“七步洗手法”;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2、勤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时,尽量避免带宝宝到人多或者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3、勤清洁。宝宝的餐具、奶瓶等物品,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宝宝的玩具、被褥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4、确诊患儿应及时告知学校,避免继续上学,在家休息1-2周,居家护理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家庭成员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3-18
2025年3月24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又叫“痨病”,由...
2024-06-12
1.体重关联多种疾病,要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2.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3.膳食要清淡...
2024-06-11
1.关注健康信息,能够正确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2.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3.会识别危险标识,远离危险环境。4.科学管理家庭常用药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