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院感先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处冲锋在前,严格按照医院部署将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和患儿的生命安全,有序的做好所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是医务人员的守护者,是医院坚实的安全防线。
制度先行,实现院内“零感染”
院感处做的是“幕后”工作,但要把各项防控工作想在前。1月中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蔓延,院感处就开始着手起草、修订涉及环境消毒、个人防护、就诊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随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环境清洁消毒建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医护人员的防护技术》(第一、二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行政和后勤人员的防护标准》《关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职工食堂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办法》《护目镜的发放原则》《复用诊疗器械/防护用品等消毒流程》《危重新生儿转运车的消毒流程》等12个制度相继出台,为我所医护人员防护和院感防控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梳理各项工作的流程,把控感控环节,应对风险隐患,院感处从春节开始就进入了战时应急状态,建立了“5+2”24小时疫情防控值班机制,随时协调、指导临床感染防控。院感处处长张宝元对疫情做出预判,向医工处订购了1000瓶速干手消液,大年三十为全院科室发放,保障医务人员在春节期间应急使用。
加强学习,防控培训全覆盖
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是感染防控中的重中之重。院感处组织医护人员、行政人员及后勤人员开展了5次面授培训及1次网络培训,内容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与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防护服的穿脱流程等。根据国家卫健委下发的相关技术指南、防控方案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实时发布最新防控知识,院感处对全体职工进行线上考核,确保防控培训全覆盖、全知晓、全过关。此外,还深入到感染科、发热门诊、病毒研究室等高风险科室,对医务人员、保安员、保洁员的消毒隔离措施、穿脱隔离衣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
健康监测,严格执行返京登记
随着疫情加重,院感处贯彻落实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自1月26日启动了健康监测统计排查机制,协调全所科室主任,迅速收集掌握全所职工、规培学生的返京情况和健康状况。时值春节,很多职工外出离京,给统计工作增加了难度,崔燕华加班加点,连夜对返京情况进行统计,第一时间上报。尤其是对武汉、湖北及其他外省市返京人员进行详细记录,严格要求其自我隔离14天,指导居家隔离,随时监测体温,上报健康情况。同时逐一电话联系未返京职工,了解行程安排及健康情况。
针对健康异常人群,院感处主动与科室负责人和本人联系,随时对健康信息更新并上报。2月4日,我所一名医生出现发热症状,并去过有新冠病例确诊的医院。得知此情况,院感处立即联系科室并向所领导汇报,第一时间安排该医生进行核酸检测并隔离休息,经过两次排查,解除了医学观察。
督导巡查,严格医院感染管理
为了完善疫情期间各科室的工作流程,院感处于2月10日召开了院感委员会,汇报了近期疫情院感防控及存在的风险问题与建议,各位委员探讨了问题解决方案及具体操作需求。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所长谢向辉,副所长于亚滨参加会议并带领委员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发热病人集中就诊的问题,使就诊流程更趋合理。
非常时期,院感处加强督导,每天两次对重点区域进行院感风险排查,到重点病房调研与督导,重点检查医护人员的穿着是否符合防护标准,环境物表空气的消毒是否符合监控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迅速整改。
大年初三,于磊出完一天门诊,又再次到门诊重点科室进行风险排查,直到晚上8点巡查完毕才放心回家,而这一天是他34岁生日,他说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所有人都平安无恙。
严控消毒,创造安全医疗环境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院感处就联合总务处对所院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进行整体梳理,针对新冠肺炎特点调整了消毒方案,对普通区域、隔离区域、感染科门诊、隔离休息区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环境提出了明确且详细的环境消毒建议,尤其是对诊室、楼道、电梯间等进行严格消毒指导检查,并对物体表面、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并反馈给物业管理人员及时整改,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放心的诊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