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底,技术过硬,才能处事不惊”
每周二,首都儿科研究所感染科都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2020年1月21日,离春节只有两天时间了,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感染科主任邓莉感到有些不安,她打算在这次培训会上,再强调一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要点和自身防护要求。
去年12月,邓莉看到武汉疫情消息后,就准备了几套旧的防护用品用于科室人员训练,而且每天抽查,看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医护人员,就要求反复练习直到没问题为止。
感染科一共有医护人员31名,除了邓莉、护士长和一名年长护士以外,其他人都没有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疫情,而且科室里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邓莉怕大家过度紧张,就讲起了自己当年应对SARS的经验,“17年前,‘非典’是一场遭遇战,当时我们没有经验。但是现在不同了,国家高度重视,措施果断,又有科学的核酸检测手段,公共防疫系统的反应也迅速,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也很到位。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别人怕,我们不能怕,我们是感染科医生,疫情来了就得往上冲,但不能盲目的冲。心里有底,技术过硬,才能处事不惊。”
21日下午,邓莉接到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病例救治及防控应急工作的通知,她立即取消了业务学习,安排科室人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接诊流程和应急预案。同时重新调整班次,每班设置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专门负责病例筛查工作,两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实行24小时二线值班,而她自己取消了春节假期,负责每天白班的门诊、筛查和应急工作。邓莉要求在每天的早交班时,要明确当天的各岗位责任人,要梳理前一天的工作,讨论接诊流程中的不足,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尤其是病例筛查的接诊流程经过了反复推敲,尽量让医护人员操作简便,减少在污染区的暴露时间,缩短患儿和家长的停留时间。大家反映筛查区域房间不够用,医务处就紧急协调药学部和财务处腾出了两间办公用房给感染科。
“我来站筛查的第一班岗”
没想到22日上午,住院医师张楠就接诊了一名发烧且有武汉密切接触史的患儿,张楠没有慌乱,立即按照工作要求及流程做好防护,进入筛查诊室,对患儿进行问诊、查体、开具化验等筛查工作,结果显示为甲流阳性,张楠为患儿开了药并叮嘱回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当天共筛查了3名患儿,张楠严格按照诊疗和防护规范进行接诊,对每一个患儿家长进行耐心解释和安抚工作。
张楠家住顺义,离医院较远,而且她的龙凤胎宝宝还不到3岁,但却主动承担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的第一班岗,并且表示会继续奋战在一线,站好筛查岗。
“有事就找我,我给你们坐镇”
23日下午,邓莉参加医院紧急会议时,科室打来电话,说接诊一名来自武汉并出现发热的患儿,邓莉立即给科室值班人员打电话,叮嘱按流程接诊并做好防护,同时联系实验室做好收取标本和检测的准备。当晚她留在医院,前半夜修改工作制度,后半夜在办公室的简易床上眯了一会儿。24日是大年三十,邓莉上白班,筛查了3名患儿。
下班到家后,看到家人准备的丰盛年夜饭也没有胃口,爱人看出她的心事,就主动说“今天我不喝酒了,万一医院有事,我还得开车送你上班。”邓莉笑着说,“那也别等医院来电话了,吃完饭就走吧。”
当邓莉抱着一床被子出现在感染科门口时,大家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很快就放松了。“看到他们的表情,我就明白了,这些年轻人还是心里没底,所以我就大声说‘大家都别慌,今天我在这儿,有事就找我,我给你们坐镇’”。
“这件白衣有魔法”
大年初一的早上,感染科来了一名从武汉返京的患儿。护师麻晓俐需要给孩子进行抽血检查,看到麻晓俐穿着防护服“全副武装”的走进隔离间,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情绪的孩子又开始哭了。
按照防护要求麻晓俐戴了双层手套,触感明显弱了很多,扎了两针才找到孩子的血管,她觉得心里非常愧疚,但是孩子爸爸一直在旁边鼓励着,“宝宝乖,阿姨是为了我们好,我们要配合阿姨。”家长的话让本来还有些忐忑的麻晓俐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抽完血孩子还在抽泣,麻晓俐指着隔离间墙上的贴纸温柔的对孩子说:“你看,这个房间叫海底世界,从现在开始这个房间就归你管了,阿姨不能进来,其他小朋友也不能进来,当然你也不能出来哦。”每名需要筛查的孩子需要在隔离间里至少等待5个小时以上,这个时间是很难熬的,麻晓俐用自己的方法安抚着孩子和家长。
“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当我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间时,我反而不怕了,可能这件白衣有魔法。”年轻的姑娘调皮的笑了。
“别让孩子和家长等,我去替班”
中午筛查岗的医生去吃饭了,预检中心分诊台护士送来一名需要筛查的4岁患儿,刚刚结束上午门诊工作的住院医师杨维依听说后,立即换好防护服,“别让孩子和家长等,我去替班”。
经过仔细问诊了解到,这一家人在1月17日到武汉探亲,回京后孩子就开始高烧,家长担心不已,便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杨维依为患儿开具了各项检查,告知家长筛查隔离时间至少需要5个小时以上,并细心询问家长是否带水并进行安抚。最终,孩子诊断为支原体感染,家长总算安心了。
当问及杨维依为什么要主动替班时,她说“大家都是一样的,感染科医生为患者进行筛查防控是职责所在,只要我们做好防护,就没什么可怕的。”
“主任是感染科的一面旗,我们就是旗杆”
大年初二中午,主治医师金凤华脱下隔离衣,顾不上吃饭,就向住院楼跑去。她的儿子刚刚做了泌尿外科手术,孩子的爸爸和姑姑陪床,她只能用午休和下班时间陪陪孩子。“平时我很少管孩子,都是家人帮着带,现在孩子病了,就有些粘着我,每次离开,儿子总是哭着喊‘妈妈回,妈妈回’”。
金凤华有3个孩子,最大的女儿今年8岁,非常懂事和自立,从不让父母操心。双胞胎儿子还不到两岁,只能靠奶奶和姥姥帮着带大。“不论是对上孝敬老人,还是对下照顾孩子,我都做的太少了。”这次筛查工作,金凤华没有跟家人说,怕他们为自己担心。“我妈每天都要提醒我戴好口罩,她虽然心疼女儿,但更支持我的工作。”
金凤华和黄辉在感染科工作时间长,临床经验丰富,她们俩“承包”了24小时二线班,“如果说邓主任是感染科的一面旗,那我和黄辉就是旗杆,年轻医生都看着我们呢,无论如何都要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