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20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
哮喘
哮喘发作诱因多样,常可因上呼吸道感染、接触过敏原、刺激气味、剧烈运动、大笑、哭闹、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
支气管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粗、胸闷为主要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呼吸道症状可表现为多种诱因诱发、症状反复发作、时间节律性、季节性、可逆性。
哮喘的治疗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包括:
(1)急性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是首选治疗药物;
(2)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感染等触发因素,另外按照长期治疗方案,规则地使用控制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1)通过临床过敏原检测以及家长日常生活观察寻找过敏原,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家畜过敏原;
(2)避免暴露于烟草烟雾;
(3)症状未控制时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良好时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按照医嘱规范、正确地使用哮喘控制药物,定期复查肺功能;
(5)正常接种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