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婴幼儿肝血管瘤
时间:2020-12-22 科室:介入血管瘤科
概况
疾病别称
常见病因
常见症状
治疗方法
生活调理
健康处方

婴幼儿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发生率约为1%,多见于女性,男女比约为1:3,20%伴有皮肤血管瘤, 病理也称婴幼儿肝血管内皮瘤。无论临床表现,预后,病理诊断、分类,治疗选择等等方面与成人的肝血管瘤具有明显区别。目前国际病理学上将婴幼儿肝血管瘤分为局灶型,多灶型,弥漫型,后两者与婴幼儿血管瘤相似生物学行为 。

暂无数据

不明

局灶型肝血管瘤好发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大多数单发局灶小肝血管瘤无临床症状,且动态观察其静止不发展,一般不会破裂出血,即不严重,无生命危险,定期复查即可。但局灶型但若有较明显的症状,如巨大血管瘤压迫临近的脏器如胃肠道,引起腹胀、腹痛、嗳气、食欲欠佳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可考虑手术治疗。少数肝血管瘤可能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如消耗凝血因子、血小板等,也可手术治疗。若出现肝血管瘤瘤体大出血,危及生命则必须手术治疗。

多灶型及弥漫型肝血管瘤一般伴有肝脏增大,贫血,同时容易形成动静脉瘘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衰,其他严重并发症包括肺动脉高压,继发肺炎,肝功能衰竭,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

如发现应尽快治疗,首先口服药物治疗心的安,效果不佳需要配合激素治疗,有心脏并发症者需要强心利尿。有肝动静脉瘘者首选介入栓塞治疗。

暂无数据

1.为什么肝血管瘤行TASE不会造成正常肝脏广泛坏死呢?

正常肝脏有门静脉和肝动脉两套供血系统,正常肝组织75%的血液来自门静脉 ,25%来自肝动脉,而肝血管瘤的主要血供来自肝动脉,门静脉基本上不参与供血(极少见为门静脉供血),因此对肝动脉的栓塞不会引起正常肝组织的广泛坏死。

2.TASE是如何对肿瘤发挥作用的?

肝血管瘤主要是有充满血液及扩大的肝血窦组成,TASE注入的栓塞剂进入并停留在这些血窦中,使血管瘤血窦内皮细胞破坏,血栓形成,血窦永久性闭塞。这样肿瘤就会缩小或消失,也不会破裂出血,达到了治疗作用,同时TASE对正常肝组织的血供不产生影响且使正常的肝组织有代偿性增大的可能性。

3.TASE术后不良反应大吗?

我科行TASE患儿术后均有短期发热,体温约37.5℃~40℃,一般2~16天后好转,为瘤体坏死组织吸收所致;可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约1~3天缓解;部分患儿出现一过性食欲减退;无败血症发生。

4. 肝血管瘤会癌变吗?

很少恶变,但有些肝血管瘤反复生长,需要多次治疗。

更多相关推荐
2021-01-22
血管瘤是婴儿和儿童中最常见的肿瘤,30%-40%出生时即有。大多数血管瘤出现在出生后1周至4周,中位年龄在2周。深部(皮下)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后2-3月被发现。而...
2021-01-22
血管畸形是由胚胎第4周至第10周脉管在发生、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所致。根据发生不同系统,大致可以分为:(1)毛细血管系统①毛细血管畸形(CM):即大家比较熟悉的...
2021-01-22
淋巴管瘤是较为少见的淋巴系统常见肿瘤,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包含有淋巴管的部位,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最常见的是发生于婴幼儿的先天性淋巴管瘤,成人获得性淋巴管瘤较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