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边吃边玩、爱挑食?是时候为宝宝立餐桌规矩了!
时间:2019-03-22 文:吴琼

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后,经常有妈妈反映宝宝有各种各样的喂养困难表现,如爱边吃边玩、挑食、进餐时间长(超过30分钟)、或总吃不饱等等。一遇到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就开始焦虑了,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宝宝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喂养困难多数都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良好的进餐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具体该如何从小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进餐习惯,从建立一致持续的餐桌规矩开始。
培养好的吃饭习惯要从6个月开始
    有句古语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套用在在培养宝宝良好的吃饭习惯上十分恰当。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叫“口腔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从6个月开始,通常宝宝在这个阶段喜欢用嘴巴来感受事物,认识事物。我们经常会发现6至12个月的宝宝在玩耍时,除了会用手去摸、敲打,用鼻去嗅外,还会放到嘴巴里面咬,或使用舌头舔,来感受不同物品的质地。

此外,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成人的行为和反应,进行模仿,从而学习不同物品的用途,分辨什么是食物。

口腔敏感期没有很好渡过的宝宝,除了会出现追着喂饭以外,严重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在2岁以后,还会出现喜欢啃咬物品、抢其他人的食物、喜欢咬人等。跟其他阶段的敏感期一样,如果在关键时期没有很好的渡过,宝宝这一部分的发育潜能就没有在最佳的时候得到充分的刺激和发展。之后并不是不可以补救,但是过后的补救往往很困难,需要父母花费更长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还需要格外的耐心。
爸爸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就是要立规矩,在6个月刚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由父母或其他大人来直接喂养婴儿,这个时候就要开始去建立吃饭的一些规矩。
餐前规矩有哪些?
开始给宝宝喂饭前,提前几分钟告诉宝宝马上就要开饭了。如果环境安全,可以让宝宝看着妈妈或者其他大人,把辅食盛出来,并以轻松愉快的口气告诉宝宝今天吃的辅食是什么?
然后,建立起餐前的某些固定的活动,比如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高脚椅或是宝宝专用餐椅),给宝宝清洁小手和脸、围上小围裙、围嘴或口水兜。

餐时规矩有哪些?


在哪里吃?
尽可能让宝宝和家庭其他成员一起吃饭,因为宝宝非常喜欢和他人在一起;
固定座位上进食,要和宝宝明确只有在高脚凳上才能开始吃正餐,并坚持下去。一般在高脚凳上最多20-25分钟;
家长要和宝宝在同一水平坐着喂养,以便观察,不要站着喂;
不要边走、边跑或边玩边喂;
喂养也是学习和爱的时间,喂养时要尽可能多地和宝宝说话,并且眼神接触;关上电视,并移走那些令宝宝分心的物件;
家长也不要在餐桌上使用手机,做好良好的进餐示范;
家人不是5星级的家庭服务员,要适当放手。即使宝宝年龄很小,也要给宝宝自己的小碗和小勺,鼓励宝宝自己进食,并对好的进食表现给予表扬;
进餐时允许餐桌和地上被宝宝弄得一片狼藉,或者可以在地上铺上报纸或桌布;

纠正宝宝不良的进食习惯,并保持一致和持续。

什么时候吃?吃多久?
尽可能设立一个有规律的正餐进食时间和点心时间,并坚持下去;
限制进餐时间期限(20-30分钟),并严格遵守,这点非常重要!!!当接近进餐截止时间时,可提醒宝宝剩余时间(如还剩5分钟),督促其尽快吃完。时间一到,即使宝宝没有吃完,家长也要收拾餐具,不再让宝宝进食,严格遵守时间;
可在宝宝的餐桌上放一个卡通计时器,提醒宝宝遵守时间;
进餐时间期限一定要保持一致和持续。
吃什么?
每个家长都是自家宝宝的营养师;
为宝宝提供年龄相符的食物。
坚持保证膳食多样性,尽可能给宝宝尝试多种食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到30月龄,宝宝应尝试70种食物,喜欢53种;
进餐时对食物保持中立态度,告诉孩子没有好的和不好的食物之分,都是爸爸妈妈日常吃的家庭食物;
宝宝自己是知道饥饱的,家长不要强迫喂食;
鼓励宝宝平时多运动。



对宝宝来说,进餐不仅仅是获得能量和营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种体验、一种学习、一种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餐桌规矩对他们今后非常重要!而这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旦设立了良好的餐桌规矩,家长尽量就不要随意变动,保持一致,并持续坚持下去。此外,家庭成员也要意见统一,不然宝宝就不知道该听谁的,到头到来可能谁的也不听了。
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帮助宝宝从小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吧!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28
在我国,有些地方存在一个习俗,就是给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提供一个简单的“开荤仪式”——家长用筷子沾上各种食物后,给宝宝尝,寓意着宝宝将开始尝试人间美味,同时也寄...
2025-04-27
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医生叔叔阿姨们有一种“魔法镜”,它可以“看”到我们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还能看到它是怎么工作的。这个“魔法镜”就是心脏超声,今天,让...
2025-04-23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经常会碰见一些焦虑的新手爸妈,面对有些“黄橙橙”的小宝儿束手无策。也有一些家长因听信“泡个药草浴就好了”等偏方而延误诊治,造成胆红素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