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餐桌规矩
设立一个有规律的正餐进食时间和点心时间,并坚持下去,同时保证其他时间没有进食活动。
限制进餐时间期限(20-30分钟),并严格遵守,这点非常重要!!!当接近进餐截止时间时,可提醒宝宝剩余时间(如还剩5分钟),督促其尽快吃完。时间一到,即使宝宝没有吃完,家长也要收拾餐具,不再让宝宝进食,严格遵守时间。
可以借助卡通定时器来帮忙。你可以说:“定时器响起时,晚饭就结束了。你得好好坐在自己的餐椅上,直到定时器响了才可以离开。你吃完饭告诉妈妈,妈妈帮你把你的碗和盘子拿走。”
尽可能让宝宝和家庭其他成员一起吃饭,当他看到家人在吃同样的食物,他会较愿意尝试。
二、从一小勺开始
爸爸妈妈首先需要了解宝宝有哪些不喜欢吃的食物或食物种类,并记录下来。
一开始(通常在一顿辅食开始的时候),舀一小勺(大约黄豆大小)宝宝不喜欢的食物,然后告诉宝宝,只要吃这么一小勺就可以了。研究已经证实,宝宝对于食物的接受程度与勺子大小和勺中食物的量有关,一小勺食物的接受程度高,勺子上食物量越大就越不愿意接受。所以从一小勺开始,可以最大地减少孩子对食物的抗拒,并增加对于不喜欢食物的依从性。
如果宝宝吃进去以后吐了出来,那么再舀一小勺,让宝宝吃。如果在宝宝尝试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拒绝、哭闹的情况,这时爸爸妈妈要尽量保持冷静,平静地跟宝宝重复“只要吃这么一小勺就可以了”,或者告诉宝宝食物的名称“这是西兰花,有绿色的小花”,而不是埋怨宝宝:“怎么不吃,你太挑食了”。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负面行为(我们不希望宝宝出现的行为)尽量以不重视、不强化的态度。
如果宝宝愿意尝试一口,那么就需要赞扬。可以跟宝宝说:“宝宝吃了一口西兰花,真棒!”也就是说对于正面的行为(我们希望宝宝出现的行为),我们要强化、重视,让宝宝了解到我们的预期。
三、重复!重复!重复!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下面就需要重复,让宝宝习惯食物的口味。在重复的过程中,可以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如果4次里面有3次,宝宝在30秒内就把一勺黄豆大小不喜欢吃的食物吃掉,就可以增加勺内食物的量,增加到半勺。同样,如果4次里面有3次,宝宝在30秒内就把半勺食物吃掉,就可以增加勺内的食物量到一勺。
通过重复并逐渐增加食物的量,可以让宝宝更加适应食物的口味。宝宝通常需要尝试10次以上,才能最终适应不喜欢或是新鲜食物的口味,所以不要轻易放弃!
四、食物混合
为了逐步把宝宝之前不喜欢的食物引入到日常的膳食中,爸爸妈妈可以把宝宝之前吃到一勺量的不喜欢的食物和喜欢的食物混合在一起。最开始的比例可以是1:9,也就是1勺不喜欢的食物,加入到9勺喜欢的食物中。例如如果宝宝喜欢吃牛肉粥,但是不喜欢吃西兰花,就可加1勺西兰花到9勺牛肉粥中,按这个比例来混合。
同样还是重复和逐渐加量,当宝宝连续3次吃这样1:9的混合辅食吃完了推荐量的75%,例如1岁半的宝宝推荐吃到1碗(250ml)的量,每次宝宝都吃了大半碗的时候,就可以将混合的比例调高到2:8,也就是说2勺不喜欢的食物,加入到8勺喜欢的食物中。如果宝宝连续3次都能吃到推荐量的75%,就可以进一步增加不喜欢食物的比例,直到宝宝能够吃到推荐量。
五、多变换花样
尝试不同的烹调方式,给宝宝做可口的饭菜。
把宝宝不爱吃的蔬菜和肉,就做成馅,包包子、饺子、煮馄饨。
还可以把蔬菜和肉切碎混在鸡蛋液或面粉里烙成各种各样的饼或煮成各种粥等等。
六、让食物变得有趣起来
宝宝对颜色和形状十分敏感,可以利用食物的鲜艳色彩进行搭配,促进宝宝的食欲。食物的多样化也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味觉、嗅觉、视觉、触觉的感知刺激,这些方面都有利于他的早期发展。有时不妨给将不同的食物切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制作是生动有趣的童话餐来吸引他们的注意,相信他们会很期待尝试的。
七、参与食物购买及制作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去超市一起买菜,让他挑选三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回到家中让宝宝帮忙洗菜,和你一起制作一些简单食物,体验其中的乐趣。
当宝宝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食物,他们可能为自己的烹调工作而感到自豪,当食物做好时他们也会更愿意吃。
八、减掉零食和饮料
我们强调过很多遍,零食和饮料中含糖量高,升血糖很快,餐前如果吃了很多饼干等零食或者喝了果汁,宝宝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过高,没有饥饿感,所以到了吃正餐的时候就根本没有胃口,建立的任何餐桌规矩都不会起效。
此外,一般的零食(如雪饼、虾条、饼干、方便面等)含有过多的能量,而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很少,虽然孩子吃饱了,但是摄入的营养素不足,会营养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家长也不可以用零食来奖励孩子好好吃饭。需要让宝宝明确食物的用途是用来提供营养的,而不是用来奖励的。
此外,爸爸妈妈在宝宝好好吃饭时要及时鼓励和表扬他,让他知道好好吃饭比不好好吃饭更能引起大人的注意。同时还要告诉他你喜欢他这样吃饭。
最后,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好好吃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