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小心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时间:2020-09-27

导言

近期,据新闻报道,广东一家肠粉店发生“食物中毒”,有11人出现胃肠道症状,一名5岁的小男孩经抢救无效死亡。通过疾控中心调查发现,这场食物中毒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这个名字很好听的病原菌到底是什么呢?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相关小知识。

1.什么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通常存在于发酵的米或者面、变质银耳或木耳,以及其他变质的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红薯粉等中,夏秋季节这些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因贮存不当而被污染。我国东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份均曾有椰酵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病例报告,这些地方的人们更喜欢使用发酵的米面制作食物,自然发酵的温度(20-30℃)也是椰酵假单胞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能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误食被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发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病死率较高。

2.临床表现

通常起病急,潜伏期较短,多为3~10小时。

轻症病例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重症病例临床可表现为黄疸、肝肿大、血尿、抽搐等症状。

3.如何预防

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时应注意

避免使用霉变的米面等材料,如使用发酵米面制作汤圆等食物前,浸泡发酵时需勤换水,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发酵的米面等食材贮藏时注意通风防潮。

选购谷类发酵制品时应注意

购买发酵玉米面、酵米面汤圆等注意确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尽快食用。

食用木耳和银耳时应注意

(1)首先不要一次泡发太多,泡发后要将木耳或银耳洗净,及早食用,或者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等变质情况,一定要丢弃。

(2)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建议焯熟或者炒熟后食用。

(3)不建议食用自采的鲜银耳或鲜木耳,此类食材容易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

小知识

酵米面是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即用玉米等粮食加水浸泡,发酵大约10余天,直到玉米充分发酸后捞干磨成湿粉,制作成糍粑、汤圆等食物。

更多相关推荐
2025-10-15
秋冬季又到了感冒的高峰季,小宝宝感冒了,鼻涕多,鼻子堵,影响吃奶,宝宝烦躁哭闹,可以使用一些小妙招,帮宝宝擤鼻涕。方法一:鼻涕在鼻孔周围时,用棉签轻轻擦拭鼻孔周...
2025-10-13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期心脏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畸形,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我国,CHD在所有围生期监测出生缺陷中的占比高达26.7%,一直位居...
2025-10-11
下午4点的学校旁小卖部排满了放学的大小学生。“叔叔,一包辣条”“叔叔,2包辣条”眼看着满满一箱辣条瞬间销售一空,“好辣,真好吃”几个小伙伴边走边吃边吸溜。我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