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小心椰酵假单胞菌食物中毒
时间:2020-09-27

导言

近期,据新闻报道,广东一家肠粉店发生“食物中毒”,有11人出现胃肠道症状,一名5岁的小男孩经抢救无效死亡。通过疾控中心调查发现,这场食物中毒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这个名字很好听的病原菌到底是什么呢?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相关小知识。

1.什么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通常存在于发酵的米或者面、变质银耳或木耳,以及其他变质的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红薯粉等中,夏秋季节这些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因贮存不当而被污染。我国东北、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份均曾有椰酵假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病例报告,这些地方的人们更喜欢使用发酵的米面制作食物,自然发酵的温度(20-30℃)也是椰酵假单胞菌最适宜繁殖的温度,能产生大量米酵菌酸毒素。误食被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发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病死率较高。

2.临床表现

通常起病急,潜伏期较短,多为3~10小时。

轻症病例临床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

重症病例临床可表现为黄疸、肝肿大、血尿、抽搐等症状。

3.如何预防

自制谷类发酵食品时应注意

避免使用霉变的米面等材料,如使用发酵米面制作汤圆等食物前,浸泡发酵时需勤换水,磨浆后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发酵的米面等食材贮藏时注意通风防潮。

选购谷类发酵制品时应注意

购买发酵玉米面、酵米面汤圆等注意确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尽快食用。

食用木耳和银耳时应注意

(1)首先不要一次泡发太多,泡发后要将木耳或银耳洗净,及早食用,或者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如果发现耳片发黏、软、无韧性或有异味等变质情况,一定要丢弃。

(2)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建议焯熟或者炒熟后食用。

(3)不建议食用自采的鲜银耳或鲜木耳,此类食材容易被椰酵假单胞菌污染。

小知识

酵米面是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即用玉米等粮食加水浸泡,发酵大约10余天,直到玉米充分发酸后捞干磨成湿粉,制作成糍粑、汤圆等食物。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28
在我国,有些地方存在一个习俗,就是给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提供一个简单的“开荤仪式”——家长用筷子沾上各种食物后,给宝宝尝,寓意着宝宝将开始尝试人间美味,同时也寄...
2025-04-27
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医生叔叔阿姨们有一种“魔法镜”,它可以“看”到我们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还能看到它是怎么工作的。这个“魔法镜”就是心脏超声,今天,让...
2025-04-23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医生,经常会碰见一些焦虑的新手爸妈,面对有些“黄橙橙”的小宝儿束手无策。也有一些家长因听信“泡个药草浴就好了”等偏方而延误诊治,造成胆红素脑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