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化验孩子的粪便?
一般情况下,患儿主诉有腹痛或腹泻时,医生都会建议您化验粪便,因为这可以帮助医生辅助诊断患儿是否患有消化道疾病,如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秋季腹泻等。
▲ 粪便常规检查主要都查些什么?
包括外观的观察、显微镜下检查和化学检查。正常的大便外观呈黄色或者棕色,一般为成型的软便,婴儿可以呈淡黄色的稀软便,在腹泻时性状会呈稀水样,痢疾等疾病时还会出现粘液便及血便等异常。显微镜下主要观察粪便中有无寄生虫虫卵和不正常数量的白细胞、红细胞等。化学检查目前包括便潜血、轮状病毒快速检测等,正常的粪便里只有极少量的白细胞。
▲ 留取时间及留取量
留好的标本应尽快送到实验室检查。如果是在家留的,必须在1小时内送来化验。放置时间过长,上面提到的细胞、虫卵等就会被细菌破坏,影响检查结果。留取指头大小(约5g)新鲜粪便即可(稀水便留取1ml)。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如果手边没有医院提供的便盒,塑料袋、一次性纸杯或塑料杯等干净容器均可。一般检验不应采取尿壶、便盆及尿不湿上的粪便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粪便标本中也不可混入植物,泥土,污水等。
▲ 为什么留在“尿不湿”上的粪便不能化验?
因为“尿不湿”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婴幼儿的粪便一般量很少,便便在“尿不湿”上水分一下子就被吸干了,而检验人员要看的细胞成分都在粪便的稀水部分里,所以留取粪便时一定不要留在“尿不湿”、尿布、卫生纸、棉棍等具有吸水性的物质上,这样的粪便检查结果是极其不可靠的,小孩子不好接大便的话可以直接拉在干净的塑料袋里送检,但是千万不能混进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