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呕吐,小脸煞白,胃里翻江倒海——家长们这时候心都揪紧了,慌手慌脚想做点什么却又怕做错?别担心,多数情况下,只要做好防脱水护理,3天内就能慢慢好转。其实呕吐只是身体的一种信号,此刻最该做的不是急着止吐,而是科学预防脱水、找准原因,帮孩子的身体慢慢恢复。这篇文章就告诉你,在家该怎么一步步护理,遇到哪些情况必须赶紧去医院!
核心原则:呕吐是身体的“清道夫”,强行止吐不可取!科学应对防脱水!
第一步 呕吐发生时&刚吐完(急性期:0-2小时)
保持冷静,防止误吸
立即将孩子侧卧或坐起并身体前倾,避免呕吐物呛入气管(误吸),尤其小婴儿和意识不清的孩子!
清理口鼻残留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安抚孩子情绪,恐惧和哭闹可能诱发更多呕吐。
让胃休息!暂停进食
绝对不要立刻喂水、喂奶、喂食物!这是最常见错误!刚吐完的胃非常敏感,任何东西都可能刺激它再次呕吐。
建议“胃休息期”:从最后一次呕吐算起,至少禁食禁水1-2小时(小婴儿可酌情缩短至30-60分钟,但需密切观察)。让胃有充分时间“安静”下来。
第二步 谨慎开始补液(关键期:呕吐缓解后2小时起)
目标是预防脱水,不是止吐!补液必须极其温和、缓慢。
首选“神器”:口服补液盐(ORSIII)
第一推荐!口服补液盐III。它含有精确的糖和电解质(盐、钾),能最有效补充呕吐丢失的水分和盐分。
自制补液盐:米汤+盐溶液(500ml加细盐1.75g),如果家中没有ORS并且不能很快买到。
绝对避免:果汁(含糖高刺激胃)、碳酸饮料(含糖高气多)、浓汤(油脂盐分高)。
“小量多次”黄金法则
工具:专用喂药滴管、小勺、小杯子。
方法:每次只喂5毫升(约1茶匙)!喂完后,等待5-10分钟。
如果孩子没再吐,再喂5毫升。
如此反复,像“喂鸟”一样耐心。
目标:第一个小时,能成功喂进去50-100毫升ORS液就算成功!不要追求量多,关键是不刺激呕吐。
频率:只要不吐,可以持续这个节奏,少量多次喂。
如果又吐了怎么办?
回到第一步:立即停止喂水,重新开始1-2小时的“胃休息期”。
休息期结束后,再次尝试更小量(如2-3毫升一次)的ORSⅢ。
第三步 何时尝试恢复进食?
必须在呕吐完全停止或显著减少(如间隔数小时),并且孩子主动表示有饥饿感时开始。
食物选择:“温和”原则
喂法
同样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不要强迫进食!
第四步 识别危险信号-何时必须立刻来急诊
呕吐随着病情好转可以自行停止,但以下情况提示可能出现严重问题,请勿犹豫,立即就医!
呕吐物异常
脱水警示
其他严重情况
小贴士(医生给家长的话)
孩子吐完一直睡,需要叫醒喂水吗?→若能被叫醒、哭声有力,可让孩子安静休息,1小时后再尝试喂水;若叫不醒,立即送医。
呕吐时发烧,能吃退烧药吗?→体温>38.2℃且未频繁呕吐时,可喂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避免布洛芬(可能刺激胃);也可以选择小儿退热栓剂。
多久能好?→病毒性胃肠炎呕吐通常1-2天缓解,若超过3天未好转,需就医排查其他问题。
总结处理流程
吐了>侧身防呛>清理口腔>安抚>禁食水1-2小时->尝试小量多次ORS(5ml/5-10分钟)->不吐继续->吐了再禁食->4-6小时不吐后试温和食物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
如果您按步骤操作后仍有担心,随时咨询医生——我们会和您一起守护孩子的健康。
参考文献:
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专家共识编写组.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2024年版).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4,58(04):421-453.DOI:10.3760/cma.j.cn112150-20231220-00472
范娟,李茂军,吴青,等.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的管理——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儿科急性胃肠炎治疗指南》简介.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9):1459-1462.DOI: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7.19.005
李洁,杨扬,梁志超,等.北京地区五岁以下儿童病毒性急性胃肠炎病原构成与临床特征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10):1104-1110.DOI:10.3760/cma.j.cn112150-20191129-0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