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中国人口报】“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时间:2023-01-19

临近春节,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急诊“降温”,各科室有序复工复产,逐步回归“疫”前状态。

急诊科24小时灯火通明,日夜两班紧密衔接,始终为急危重症患者亮着“绿灯”。

1月5日傍晚,120急救车送来一名1个月大的患儿,接连3天血小板下降,情况非常危急。主治医师殷芳介绍:“我们发现孩子有便血症状,请了血液内科医生来会诊。会诊结束后,给孩子输了免疫球蛋白和止血药,一直忙碌到夜里11点才结束。令人欣慰的是,第二天早上孩子的血小板基本达到安全范围,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现在已将孩子转到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1月以来,急诊科日均接诊量在200人左右。此前就诊高峰时,日均接诊量达到上千人。为保障患儿就医用药,该院组织门诊、病房部分医护人员支援急诊科,开设开药门诊和“新冠咨询”线上服务,将急诊资源留给真正情况危急的患者。

目前,急诊“热度”已消退,但急诊科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松懈。“春节和平时工作安排是一样的,节假日危重患者可能还会增多,我们得担好责、守好岗。”殷芳说。

相比急诊室,下午2点的ICU里显得格外安静、温馨:有些孩子在午睡,有些抱着奶瓶喝奶,年龄稍大的孩子在看动画片、看书,病床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玩具。为提升小患者的“入住体验”,病房里设置了玩具角、图书角,会通过投屏播放动画片和舒缓的音乐,手巧的护士会给女孩编辫子,年龄特别小的孩子会有专门护士陪伴。

在一张病床旁边,护士在为一名患儿拍背、吸痰。主治医生孙媛媛介绍,这是名刚刚出生1个月的早产儿,患有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感染新冠后,形成重症肺炎呼吸衰竭。“20多天前,急诊医生将他紧急转到ICU,我们用高频呼吸机为他进行呼吸支持和整体呼吸道管理。目前肺炎恢复得比较好,再评估下伴随早产产生的基础性疾病,孩子就能出院。”

病房里还有位刚入住两天的患有肝衰竭的小朋友。“患儿5岁时有过肝衰竭,当时我们为他进行血浆置换,肝功能恢复得挺好,但最近又出现了症状。经过系统评估,他存在肝功能异常和胆结石问题,考虑到他的肝功能还能维持目前的状态,正准备将他转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孙媛媛说。

下午,孙媛媛收到介入科电话,通知有位肺动静脉瘘患者术后状态不好,要准备好呼吸机和床位,她立刻着手去准备。“ICU随时可能接到各科电话。针对择期手术患者,我们会提前准备好呼吸机,会为紧急患者预留床位。新的一年,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我们所有医生发自心底的愿望。”孙媛媛说。

更多相关推荐
2025-10-23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首儿所),这里的医务社工们聚焦儿童需求,正朝着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从经济救助到心理支持,从医患沟通到社会资源链接,面对...
2025-10-15
最近,知心姐姐收到一些小伙伴的来信,说他们有点担心自己的体重,有的觉得自己太重了,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轻了。不要担心!体重秤上的数字,只是身体的一个小标签,可不是衡...
2025-10-14
十余年前,一位因厌食症抽搐昏迷的少女,被送进首都儿童医学中心ICU。为了处理这种心理障碍性疾病,主管医生不得不邀请外院精神专科医生参与会诊。10月10日是世界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