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坚守抗疫第一线,最美年轻检验人
时间:2022-07-06 科室:检验中心 文:果雅

我是首都儿科研究所检验中心检验师果雅,支援小汤山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工作已经40天了。今年5月初,北京疫情形势严峻,我家所在的小区由于出现确诊病例被管控,5月18日解封当日,科里接到支援小汤山方舱医院的任务,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家中直接奔赴小汤山抗疫前线。

from clipboard

小汤山方舱医院的核酸检测由两部分构成:红区阳性患者区和大规模核酸筛查区。在红区不仅要完成核酸任务,还要熟练掌握临检、生化等仪器操作。因为我来自首儿所临床检验中心,临检专业是我们科最大的专业,又在之前的核酸检测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所以被分配到了红区。红区是战疫前线的最前沿,每天要面对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样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要特别谨慎认真,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要到位准确,既要保证检验质量,还要避免职业暴露。

印象最深的是我这个年轻的“老兵”第一次独自带领“新兵”完成核酸检测的那一天。当时是安排我和经验丰富的关云谦老师带三位新入组队员值守红区标本处理区。为保证红区检测结果质量、速度和带教效果,我和关云谦老师承担了所有关键环节。由于精神高度紧张,防护装备密封严实,关云谦老师的汗水浸透了口罩。这种情况下为避免职业暴露,需要马上离开实验区域,于是我就成了红区指导员,心里其实很紧张,但依然要保持镇定,稳住规范操作细节,并逐一讲解操作要点,四个小时下来后,我脱掉外层的隔离衣,看到的是两只手臂向下滴答的汗水珠。忐忑询问三区报告结果,全部合格,没有因技术操作问题需要复查的,心里的自豪和激动带走了所有的疲乏和劳累。

from clipboard


在我进入红区后的第三天,封管控区大规模核酸筛查任务就派到了小汤山。虽然我入组时间短,但是本着严谨认真、积极主动的态度,以及能迅速适应大量核酸检测的速度与节奏的能力,我被调往大规模核酸筛查区。大规模筛查和红区的工作性质不同,筛查检测任务量大而繁重。

我上的第一个筛查夜班,整晚都是在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提取好的核酸样本,连续加了60块96孔板,最后直到手指关节都已麻木。除了承受高温高湿的煎熬,夜间精神状态清醒的时刻保持也极其艰难,但是,为了保证检验质量和效率,这些困难就像通往胜利的沼泽,必须过去,哪怕一次次沦陷,也要一次次攀爬出来,甩甩头,继续前行。

六月中旬,核酸检测支援队的大部分队友都告别了方舱,但是我作为骨干力量,又被重新派回到红区,承担最后的核酸检测收尾任务。支援的日子似乎“与世隔绝”,但我知道自己的一点点努力为北京疫情防控做出了点点贡献,心里除了自豪还有欣慰。在支援40多天的日子里,我收获了更多的核酸检测技术经验,亦结识了众多的良师益友,但更让我难忘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成长,让我感受了一个青年人为科室、为所院、为社会、为国家人民做出的点滴贡献所带来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我必将继续怀揣梦想、踔厉进取、笃行不怠!

from clipboard

更多相关推荐
2023-02-21
肖凌,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医师,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医生,肖凌时刻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把病人的健康时刻放在第一位。2021年7月成立的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2023-02-16
刘戈,首都儿科研究所人力资源处经济师,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为所院建设一支高...
2023-02-15
侯冬青,儿童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作为一个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岗位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公卫人,“公行天下,卫戍健康”是她当年选择妇幼卫生专业时牢记于心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