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以人文护理筑屏障,为造口宝宝照亮居家康复路
时间:2025-09-16 文:陈一、王玥 摄:侯洁沂

作为医院人文建设示范科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外科始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深植于护理服务的每一环。针对造口宝宝这一特殊群体,科室深刻认识到,造口维护并非仅靠掌握标准流程就能完成,家长出院后独自面对肠造口并发症的突发状况时,常因慌乱无措延误患儿康复,不会加重家庭身心负担。

此前,科室已构建“造口维护微信群指导+线上护理门诊答疑+医护一体造口门诊”的支持体系。今年年初,依托人文建设示范科室的服务积淀,科室打破医院边界,选派获认证的院内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创新推出“造口患儿出院后一对一个案管理”模式。该模式以微信为沟通指导平台,将专业护理课堂“搬进”患者家中,为患儿出院后首个月提供“全周期护航”,让专业护理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from clipboard

在服务落地过程中,科室以“精准化服务+暖心化关怀”为双引擎,构建闭环式人文护理体系:

  • 住院期间,科室依托护理互联网线上门诊,先带家长全面认知宝宝造口情况,再结合家长接受能力定制个性化指导方案,同步推送操作视频,帮助家长提前在家中建立对造口护理的初步认知,为后续照护打下基础。
  • 出院前,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造口相关知识,再通过“手把手”实操教学,细化底盘裁剪、粘贴等关键步骤,让家长完整复刻操作流程,同时及时纠正不规范之处,确保其真正具备独立护理能力。
  • 出院后,个案管理护士通过微信与家长保持全天候畅通联系,随时解答日常护理中的新问题,成为家长身边可靠的“在线定心丸”。无论是造口出血、渗漏,还是皮肤发红、排泄物异常等问题,家长都能第一时间获得专业判断与处理建议,有效避免因小问题频繁往返医院的奔波之苦。。
  • 更值得关注的是,沟通全程始终传递着浓厚的人文温度:护士会持续关注家长的心理状态,用“没关系,慢慢来”“您做得很好”“下次一定会更熟练”等温暖话语,化解家长的焦虑情绪,为他们注入照护信心

这项融合专业与人文的服务,今年已惠及20余个造口宝宝家庭——不仅使患儿因并发症导致的再入院率有效降低,更让家长无需频繁往返医院,经济与精神负担得到双重减轻。9月的一天,个案管理护士陈一收到了家长专程送来的锦旗,家长动情地说:“刚出院时,我手都是抖的,就怕弄不好,让孩子受苦。陈护士不仅教会了我每一步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全家面对困难的信心。今天孩子终于成功关掉瘘口了,我真心感谢她陪我们走过那段最难的路!”这面锦旗,不仅是对陈一个人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新生儿外科作为人文建设示范科室,将关怀延伸至家庭、守护生命温度的最佳印证。

from clipboard

未来,新生儿外科将持续以人文建设为指引,推动“一对一个案管理”模式惠及更多家庭——用专业打破医疗边界,以关怀传递生命温度,为造口宝宝的新生之路,点亮更温暖、更坚定的光。

更多相关推荐
2020-05-26
s:7401:"2020年5月18日,泌尿联合支部在科研楼600会议室举办了“春天的故事”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办主任冯玉香,护理部主任杨...
2020-05-23
米荣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精心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生...
2020-05-12
s:2501:"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1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同志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调研慰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市医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