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儿所成功举办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们都是共和国医者”读书会
时间:2023-12-07 文:邱爽 摄:袁超

from clipboard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12月6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宣传中心在党办、教育处、科技处、团委的支持下,在儿保楼11层会议室召开2023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我们都是共和国医者”读书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众权益保障处处长姚秀军,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中心《医者》主编陈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医学人文编辑部主任宗俊琳,首都儿科研究所工会主席石琳、儿童哮喘专家陈育智教授出席会议,我所党支部书记、科室宣传员、规培医师、研究生代表等100余人参会。

from clipboard

姚秀军处长在致辞中指出,首儿所组织的这次读书会充分体现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首儿所党委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突出作为。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在市党委的领导下,突出构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的五大宣传格局,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科普宣传和典型宣传。持续推动树立老中青三个梯次的医疗健康行业的典型代表,陈育智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为共和国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是“共和国医者”的杰出代表。目前正在推荐和评选的“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是医疗工作中坚力量的中年医者,推出的“未来之星”是为青年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成长和展示的平台。今天的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同时也是医疗行业讲好卫生健康故事、传递卫生健康声音、树立卫生健康良好形象的又一举措,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from clipboard

随后,大屏幕上缓缓展开陈育智教授的纪录影像,一个个泛黄的镜头,伴随着主持人荐读《共和国医者》篇章,瞬间把台下的观众拉进了那段峥嵘岁月。在接下来的访谈环节,陈育智教授回答了为什么在90高龄还要坚持为哮喘事业做贡献,她说,“我是医务工作者,我的任务就是为孩子治好病,解决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我作为医生的骄傲。”她谦虚地表示,“我不是大医,学无止境,只有坚持学习才能达到精诚”。她还向青年医师表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风险意识,因为事关人命,多学习、多请教,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才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本次读书会安排了线上直播,变态反应科宣传员姜欣枚和皮肤二科宣传员王誉涵分别就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陈育智教授提问,陈育智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做法和体会,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现场的温馨一幕来自宣传中心为陈育智教授精心制作的一本相册,其中记录了陈育智教授多年来在医疗领域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就,收录了她珍贵的生活照片和与患者的互动瞬间。石琳主席代表所党委将相册赠送给陈育智教授,陈育智教授也向年轻医生代表赠送了她亲笔签名的《共和国医者》图书。

from clipboard

读书会现场气氛热烈,麻醉党支部书记潘守东在感言中表示,陈教授作为儿科医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作为共和国医者,她90岁高龄仍然活跃在儿童哮喘领域,从年轻时代就直面儿科领域里的难题,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陈教授也告诉我们,医学领域没有止境,我们应该不断地去追求医学的极致,把学问、技术做到极致。

from clipboard

呼吸内科宣传员彭博表示,我们非常敬爱陈育智教授,私下都亲切称呼她为陈奶奶,她开创了首儿所哮喘门诊,为全国儿童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做了很多工作,打开了面向国际化的大门,培养了非常多的年轻医生,对待患者像朋友一样,她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上的学习和培养,还有医者大爱、耕耘杏林的精神。我已经从小患者的医生姐姐变成了阿姨,以后也会成为奶奶,这一路我都会以陈教授为榜样,继续将她医者大爱的初心,对待患者的温暖和真诚传承下去。

from clipboard

胸部及肿瘤外科的郑启鹏作为新入职员工代表发言。入职首儿所一年多来,我时刻以首儿人的身份而骄傲,但是我知道这个骄傲是一代又一代首儿人的努力和汗水所获得的,也知道这个骄傲来得多么不易。所以,我们这一代特别幸运,能够站在大树上欣赏这么美丽的风景。在今年第十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单位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前进或者脚步太慢,很快就会被超越。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能做的就是努力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把科研和临床能力提升上去,为首儿所的发展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希望多年后,我们这一代也能成长为托举新芽的树枝,让后面的人站得更高,沐浴更多的阳光,看到更远的风景。

from clipboard

陈坤主编分享了当年拍摄纪录片时的感受。她深情地讲道,“共和国医者”项目是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工作的重大项目,整个时间轴围绕1921到2021年展开,翻开百年的历史画卷,每一位人物都是在历史节点中出场并做出选择,完成了人物成长。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近现代最大的一次留学潮中,陈育智教授出国进修,带回了当时最先进的儿童哮喘防治方式和设备。随后创建了首儿所儿童哮喘门诊,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并在此后几十年,将自己和热爱的儿童哮喘事业绑定在一起。她扼住了命运的喉咙,改变了哮喘儿童的命运,改写了文明的进程和医学的发展,所以陈教授当之无愧就是共和国医者的脊梁。她曾说,只要活着一天就会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有一位网友为这部纪录片留言:“生在人民的国度,一生又献给人民。”我很幸运地走进了陈教授的故事,为大家完成了这份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感谢所有儿科医务工作者,是你们塑造了中国精神,照亮了国家未来。

from clipboard

宗俊琳主任也和大家分享了《共和国医者》一书的编校心路,她表示,在出书的过程中,几位编辑也跟随文字汲取了他们精彩的医学人生和人生理念。这些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出版人,如何传承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如何树立“一切为了作品”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在全社会唤起“共和国医者”的正能量,编辑部后续会策划一系列宣传活动,希望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共同承担起弘扬共和国医者精神、传承医学精神宝贵财富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为北京市、乃至我国卫生事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不懈努力。

from clipboard

在读书会的总结发言中,石琳主席用“心潮澎湃”一词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她首先向上级领导的支持、媒体朋友的帮助、老一辈专家的关怀、在座同仁的参与表示感谢,感谢大家为了守护儿童健康做出的努力与付出。同时与大家分享了“为什么要做优秀的医者”的三点体会:第一,要做良医。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案例、高超的技术是在多次失败中总结出的经验,我们在治愈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让我们成长得更快、内心变得更强大。第二,要做科研。首儿所是以儿科研究作为主要任务的医疗机构,要肩负起引领学科的重任,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要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去做。第三,要做科普。我们要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把正确的医学知识、健康理念告诉孩子和家长,传播给社会公众,让他们的身心健康达到最佳状态。只有我们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我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希望首儿所成为儿科疾病诊断治疗研究的引领者,更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守护祖国的未来。

from clipboard

更多相关推荐
2020-05-26
s:7401:"2020年5月18日,泌尿联合支部在科研楼600会议室举办了“春天的故事”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办主任冯玉香,护理部主任杨...
2020-05-23
米荣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精心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生...
2020-05-12
s:2501:"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1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同志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调研慰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市医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