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天使安宁”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会圆满结束
时间:2023-10-18 文:乔踔 摄:杨淑霞、李静

“天使安宁”心理志愿服务项目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社会工作部和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开展,运用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理念与方法为重症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增强患儿住院适应,同时关注家属心理健康,调节心理状态,改善亲子关系,提升家长陪伴质量。该项目尝试探索患儿人文关怀服务模式,为有需要的患儿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安宁疗护等服务,满足患儿及家庭身心需要,使其能够提高适应性、顺利完成治疗。

该项目在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心理健康与发展专项基金会的支持下,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10月17日首儿所社会工作部与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天使安宁”项目评估会,邀请行业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项评估。

from clipboard

会上,首儿所社会工作部就项目内容、项目进度和项目反思等内容进行介绍。在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大背景下,天使安宁项目针对性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服务,是对医务社工和专业志愿服务发展的有益探索。

为规范项目执行,社会工作部编制项目服务手册,规范服务流程,开展一系列专业培训,并邀请心理行业专家对服务进行专业督导。保证了服务水平和效果,获得了服务对象的认可和好评。

为推动项目进展,社会工作部充分挖掘院内资源,招募有心理学习背景的临床医护人员成立“医务社工之友”队伍,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与医务社工合作完成专业服务。医务社工之友队伍的建立,既满足了社工发展的人员需求,同时对科室人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所致力于构建儿童医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多元服务。“天使安宁”心理志愿服务项目与医务社工发展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为患儿顺利完成治疗提供了保障。

项目邀请了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副教授王献蜜作为专家评审,对项目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改进意见。专家指出,项目依托院方资源优势,聚焦患儿及家属心理需求,体现出了专科特点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同时希望能够从医务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以及家庭社会工作等不同视角,深入探索服务模式,完善多学科团队建设,明确角色定位,在实务和科研方面不断提升,更进一步。与会嘉宾,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委施云梅老师,就项目管理规范提出建议,并对项目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提出期望。

最后,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心理健康与发展专项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杨波老师从项目起源、当前成果以及未来规划三个层面进行说明和总结。梳理了项目发展脉络,同时介绍了专项基金对未来项目发展的规划。希望双方能够在平等互利合作基础上,顺利完成结项,并推进新一期项目合作。杨波老师在志愿者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也提出了想法和建议。

from clipboard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天使安宁项目的开展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一定能够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更多相关推荐
2020-05-26
s:7401:"2020年5月18日,泌尿联合支部在科研楼600会议室举办了“春天的故事”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办主任冯玉香,护理部主任杨...
2020-05-23
米荣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精心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生...
2020-05-12
s:2501:"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1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同志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调研慰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市医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