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儿所举办第3期“科研头脑风暴”讲座——人博卡病毒病原学意义研究
时间:2023-05-09 文:赵林清 摄:董慧瑾

为协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助力科研工作持续发展,5月5日中午,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头脑风暴”系列讲座第3期开讲,主题为“人博卡病毒病原学意义研究”,主讲人为病毒学研究室在站博士后德日。

from clipboard

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s)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亚科博卡病毒属,于2005年发现,被认为是继细小病毒B19之后的第二个感染人类的细小病毒科成员,至今发现4个基因型(HBoV1-4),世界范围内广泛检出于患儿呼吸道、粪便、血液、脑脊液标本。2006年,病毒学研究室首次在国内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中检出了HBoV1的病毒核酸,随后,关于这一新发病毒病原学意义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国际上关于这一病毒是否是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真正致病病因一直存在争议。

德日博士阐述了病毒学研究室多年来HBoV1病原学意义确证中的两个技术性难题:一、由于HBoVs型别间有抗原交叉反应,缺乏有效的型别特异性抗体,以特异性识别临床患儿呼吸道标本中的HBoV1;二、缺乏临床患儿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阳转或4倍升高的血清学依据。近期,病毒学研究室突破技术瓶颈,筛选到了能够区分HBoV1和HBoV2的具有型别特异性的抗体,将其应用到我所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标本抗原检测中,首次检测到了HBoV1特异性抗原阳性的标本。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利用病毒学研究室既往前瞻性收集的HBoV1核酸阳性患儿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涂片,通过免疫荧光进行HBoV1抗原筛查;收集到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双份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到HBoV1特异性抗体滴度的阳转和4倍升高。最终,联合HBoV1核酸阳性、抗原阳性、恢复期血清阳转结果,确证了HBoV1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致病病原,终结了国际上HBoV1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真正病原还是过客的争论。

随后其导师赵林清研究员对新发病毒病原学意义研究的难点和关键点、病原学研究对临床诊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挖和点评;钱渊研究员指出,病毒学研究室长期以“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病毒病原学研究”为研究方向,开展了多项儿童常见、新发病毒的医学病毒学研究,虽然现在生物学技术突飞猛进,但病毒学研究室长期坚持的经典病毒学手段依旧是证明病毒病原学意义的有力武器。

from clipboard

最后,大家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积极地交流、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畅想。通过参与此类活动,老师、同学们启动头脑风暴,在问答和讨论中体验到了科学研究最本质的逻辑链条和思辩乐趣,相互启发,合力前行!

更多相关推荐
2020-05-26
s:7401:"2020年5月18日,泌尿联合支部在科研楼600会议室举办了“春天的故事”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办主任冯玉香,护理部主任杨...
2020-05-23
米荣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精心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生...
2020-05-12
s:2501:"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1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同志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调研慰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市医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