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向党、踔厉奋进,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2022“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3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京举办,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首席专家杨健教授获第13届“中国医师奖”。
“中国医师奖”是国务院审核保留的行业最高奖,2003年经卫生部批准设立,其宗旨是通过表彰奖励医师队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代表,展示当代医师救死扶伤、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精神风貌。该奖每2年评选一次,已成功举办12届,今年的第13届中国医师奖,经过初评、终评、公示,共79名医师获此殊荣。
杨健教授从事儿科医疗工作39年,从青年医师到儿科专家,通过奋斗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儿科医师。先后获得第三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中华医学会第七届中国儿科卓越贡献医师、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四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
杨健教授坚持患者至上、医德医风、仁心仁术。他在儿童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脑性瘫痪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经常加班加点为病人加号看诊,具有非常好的患者口碑。近十年,杨健教授着重开展了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患儿认知功能评估、干预和治疗,使患儿的认知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社会适应功能提高。主译美国儿科学会ADHD家长指南书籍,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加深ADHD患儿家长对于疾病的了解,提升ADHD患儿的诊疗及康复,为无数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福音。
杨健教授勇于探索、专心科研、不断创新。建立了体感、脑干、听觉及视觉诱发电位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N400学龄前儿童的正常值范围,确立了临床标准并在全国推广。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功能近红外脑成像在ADHD患儿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以及药物治疗对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推动了ADHD临床诊疗的发展。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培养研究生30余名。
杨健教授无悔岁月、殚精竭虑、有为援藏。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杨健教授作为我所派出的“北京市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担任拉萨市卫生局副局长。三年中,他提出加强妇幼保健的8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加大妇幼保健能力建设,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显著下降。援藏期间,他多次为西藏的扶贫点和慈善事业捐款,从2007年起资助贫困学生在北京上大学。他为提高西部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促进西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杨健教授热心公益、健康扶贫、勇挑重担。多年来,杨健教授特别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和儿科公益事业的发展。自2010年起,杨健教授牵头举办“基层医师儿科临床诊疗规范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县级以下医师4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50多个地级市。公益项目规范了基层儿科诊疗工作,提高了基层医师儿科执业技能,得到基层医师广泛欢迎。他多次赴西藏、内蒙、云南等地区开展健康扶贫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医疗支持和救助。
杨健教授从医近40年,他坚持以“甘于吃苦、自觉奉献”鞭策自己,以“乘势而上、担当作为”勉励自己,坚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师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儿童健康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