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科研三党支部“如何讲好科研故事系列讲座”第三讲
时间:2022-04-29 文:孙宇 摄:黄小兰

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三党支部于4月27日中午在310会议室举办“如何讲好科研故事系列讲座”第三讲,邀请到病毒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徐炎鹏博士为大家做了名为“RNAi天然免疫拮抗哺乳动物病毒的机制研究”的讲座。

from clipboard

徐炎鹏博士长期从事病毒学相关研究,在病毒的分离培养、反向遗传学系统构建基因工程病毒、类器官发育模型建立、病毒RNA甲基化修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研究进展。以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在Immunity、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等杂志发表论文7篇,累计影响因子120。曾获得第四届全国病毒学青年学者研讨会优秀报告二等奖,第四届青年生命科学家论坛人气奖。目前,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一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一项,首发公卫青年优才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研究项目6项。讲座由科研三党支部赵林清书记主持,科研三支部全体党员及部分群众、科研科室青年骨干参加了会议。

from clipboar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认知逐步拓展和加深。RNAi作为机体内固有的降解mRNA的通路,能否在哺乳动物体内发挥抗病毒天然免疫作用仍是不明确的。通过研究发现当登革、乙脑、EV71等乳动物病毒缺失了RNAi抑制子(VSR)后,便会被RNAi免疫有效的抑制其复制增殖。在随后的实验中,进一步发现hNPCs可在ZIKV感染时诱导产生大量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 (siRNA),但在分化程度更高的神经细胞或体细胞中产生siRNA。同时,当抑制宿主的RNAi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时可以显著增强ZIKV在hNPCs中的复制。此外,广谱抗生素依诺沙星作为RNAi通路的增强剂可以在hNPCs和其他RNAi免疫有效的细胞中发挥抗ZIKV活性。更有意义的是,在hNPCs中依诺沙星治疗可完全预防和抑制寨卡病毒感染,并可在重现人类胎儿大脑发育的脑类器官模型中避免寨卡病毒诱导的小头表型的形成。我们的研究结果明确了RNAi免疫抗病毒在人类大脑发育早期的重要生理作用,揭示了一种通过增强RNAi来对抗人类先天性病毒感染的新策略。

更多相关推荐
2020-05-26
s:7401:"2020年5月18日,泌尿联合支部在科研楼600会议室举办了“春天的故事”抗击新冠疫情主题党日活动。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办主任冯玉香,护理部主任杨...
2020-05-23
米荣委员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副主任米荣精心准备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提交的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关于成立国家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中心的建议》。“生...
2020-05-12
s:2501:"2020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12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长卢彦同志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调研慰问,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华,市医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