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声音是怎么传递到耳朵里的?
时间:2022-03-03

1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众所周知,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通过空气传到人耳,那么人耳是如何工作来产生听觉的呢?那就要从我们的耳朵结构说起,人耳按结构和功能,分为“外耳”“中耳”“内耳”。首先,声源发出后,“外耳”的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同时双耳协同参与完成对声源的空间定位。然后,“中耳”的鼓膜接受外耳道的声波振动,引起鼓膜后的听小骨连动,将声波转换为固体振动。接着,“内耳”的耳蜗接受来自中耳的振动后,激活人体最重要的听觉感受器--耳蜗螺旋器工作,将振动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向大脑的听觉中枢,听觉中枢完成对听觉信息的分析、加工、整合、处理,至此听觉便产生了。其实,声音除了以上的气传导通路外,还可以通过声源直接振动颅骨,引起耳蜗发生振动引起听觉,称之为听觉的骨传导通路。但是骨传导不敏感,正常人感知声音主要通过气传导方式进行。

2声音大小怎么衡量?多大的声音才是最合适的呢?

我们主要用分贝,这一计量单位去度量声音的强度。比如:

30分贝:耳语的音量大小

40分贝:冰箱的嗡嗡声

60分贝:正常交谈的声音

85分贝:汽车穿梭的马路上

100分贝:装修电钻的声音

110分贝:KTV里大声播放音频的声音

150分贝:燃放烟花爆竹的声音

通常情况下,人们比较适应的声音强度不超过65分贝。

3声音过大对耳朵会造成什么伤害吗?

有研究表明:长期在夜晚接受50分贝的噪音,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55分贝,会对儿童学习产生负面影响;60分贝,让人从睡梦中惊醒;70分贝,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30%左右;超过110分贝,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会完全失去听力。

4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做法会对耳朵造成伤害?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听觉器官,让我们倾听大自然美妙的声音。我们应好好的保护我们的耳朵。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除了噪声刺激外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做法会损伤我们的耳朵。

01婴幼儿喝奶时,其头位过低,或在其哭闹时喂奶,奶液容易经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导致感染。

02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有鼻炎时倒吸鼻涕,有可能发生逆行感染,引起中耳炎。

03飞机起降时或潜水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导致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的发生。

04有些父母喜欢用掏耳勺给宝宝清理耵聍,由于宝宝好动不能克制自己,在掏耳时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肤损伤,严重时可损伤鼓膜,诱发感染,影响宝宝听力。

05宝宝流鼻涕了,家长习惯性的拿着纸巾捂着鼻子,捏紧双侧鼻孔让宝宝用力擤鼻,殊不知这个小小的动作容易引起宝宝中耳炎,如用力过大甚至会引起鼓膜穿孔。

06应用耳毒性药物,比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是某些利尿剂及抗肿瘤药物。

07给孩子洗澡或者游泳后,用棉签用力擦拭外耳道皮肤,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或外耳道疖肿。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3-03
听首儿专家E课堂,育儿变得更简单。大家好,我是首都儿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刘畅医生。今天是爱耳日,我们来聊聊新生儿听力的话题。1、新生儿出生后对于耳朵的关注应...
2023-12-21
1、小儿肠梗阻可以预防吗?肠梗阻的预防需要根据肠梗阻发生的原因来进行预防。一般来说主要预防点在于避免发生肠蠕动紊乱,否则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甚至停顿,再次引起肠梗...
2023-12-15
1、确诊小儿肠梗阻需要做什么检查?一旦孩子出现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这些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肠梗阻典型的临床症状和腹部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