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人民日报客户端西藏频道】首儿所援藏干部开展西藏首例先天性膈疝手术
时间:2021-11-23 科室:普通(新生儿)外科 文:李颀 摄:李颀

11月10日,拉萨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援藏干部普通(新生儿)外科李颀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成功救治一例先天性膈疝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先心病患儿,该技术填补了拉萨市人民医院乃至西藏自治区儿外科治疗先天性膈疝方面的空白。

先天性膈疝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缺损,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及肺发育不良。包括后外侧疝、胸骨后疝、食道裂孔疝等。约一半的患儿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其中包括心血管畸形、泌尿系统畸形、骨骼肌肉系统畸形及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合并肺发育不良(pulmonary hypoplasia,PH)和肺动脉高压,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存在较高的病死率。多个学科多种手段综合评估和呼吸循环等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案。

from clipboard

术前

该名患儿7个月,因反复呼吸困难需长期吸氧从外院转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检查发现患儿存在胸骨后疝,疝内容物为结肠,导致右肺受压合并右肺发育不良。同时超声心动检查发现,患儿还伴有室间隔缺损和中度肺动脉高压。经过小儿外科、小儿内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认为患儿呼吸困难和肺动脉高压为膈疝导致右肺受压和肺发育不良导致,应该在调整患儿生理状态的基础上,优先行膈疝修补手术,解除脏器压迫。在药物控制感染和降低肺动脉高压,给予呼吸道护理,患儿呼吸道症状有所缓解后进行手术治疗。

考虑患儿为胸骨后膈疝,手术采用腹腔镜下膈疝修补术。术中发现患儿右侧膈肌仅仅内侧和后侧有少量残余肌肉组织,其余均被膜状物质替代,缺损范围达到5×6厘米。考虑长时间气腹对患儿呼吸循环影响,立即转为开腹手术。由于膈肌缺损较大,采用了生物补片修补的方式顺利完成手术。

from clipboard

术后

术后,患儿转入儿科监护病房,1天后成功拔除气管插管,撤离呼吸机,无吸氧情况下也能自主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满意,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目前已出院。

本次先天性膈疝的综合救治填补了西藏自治区内多项技术空白,包括膈疝修补手术,生物补片在小儿外科应用,儿内科、儿外科和麻醉科联合抢救诊治,标志着拉萨市人民医院对危重患儿诊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0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在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里,不仅是花草树木在尽情生长,我们的身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成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