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光明日报】助力抗疫!首都儿科研究所完成万人核酸检测
时间:2020-06-27

  随着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承担了朝阳区核酸检测支援任务。记者了解到,6月25日,首儿所完成了朝阳区平房地区的商超、农贸市场、快递、建筑等行业的从业者以及辖区居民的万人采样工作。

  6月24日21点,接到朝阳区支援核酸检测的紧急任务后,首儿所快速响应,统筹部署。与以往支援任务不同,此次不仅要承担样本采集,还要负责物资统筹、信息登记和录入、标本运送、核酸检测、审核报告的全流程无缝衔接管理,以保证核酸检测规范化、同质化。

  护理部从临床各科室抽调的80名采样护士和护理部干事、护士长等15名现场协调人员组成的检测队伍在一小时内集结完毕。同时,医学工程处统筹口罩、帽子、防护服等防护物资,病毒研究室负责配备试剂盒及转运箱,信息中心负责个人信息和检测数据导入,总务处做好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其他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协调整个医疗、科研资源投入的“集团作战”模式,提升了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群体检测工作高质高效完成。

  6月25日一早,副所长于亚滨、护理部主任杨颖就带领5名护理人员到朝阳体育中心进行现场实地布局,细化采样方案和流程。上午11点,核酸检测采样人员集合就位后,被分为采样、登记、巡视、引导、院感督导五个工作小组,明确岗位责任,演练采样流程,搬运准备物资,13点30分,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

  朝阳体育中心内设有北一楼和北二楼两个采集点,共开设17个采样间。一个下午要完成万人的采集任务,同时保障现场秩序井然、流程快速,这对检测队伍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为此,护理部安排各岗位每两小时轮换一次,以保证人员体能和检测效率。采样组中有8名护士曾到北京小汤山医院支援,她们技术熟练、安全精准,创下了单人一小时采集120人次的记录,而整个团队平均一小时可完成1800人次的采样工作。

  采样间虽然设在室内,但为了保障环境安全,检测人员没有开启中央空调,一个轮岗下来,层层防护服下的内穿衣早已被汗水浸透,还未等干,就要再次“披甲上阵”。

  25日20点30分,最后一例检测样本被封入转运箱中,7个小时共采集11450份检测样本,这些样本已经分4批安全送至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进行核酸检测。

  病毒研究室主任赵林清表示,接到群体核酸检测任务后,就对实验室进行了封闭化管理,增开P2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紧急调配核酸扩增仪和检测人员,全力保障检测工作的高效开展。“为了提速,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小样本量的单枪操作改为电动排枪上阵,还把手动核酸提取改为全自动或半自动核酸提取仪提取,释放了人力压力。”

  下午16点40分接到第一批标本后,病毒研究室的5名检测人员就开始了歇人不歇机器的24小时运转模式,次日下午13:30圆满完成了11450人次的标本检测,检测结果可通过“京心相助”微信小程序查询。6月26日和27日,首儿所又先后前往朝阳规划艺术馆、百子湾公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支援仍在继续。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舒 通讯员池杨、郝洁、宋文静)

更多相关推荐
2022-12-27
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许多家长开始关心儿童的防护和照顾。儿童感染新冠病毒有什么症状?用药治疗需注意什么?孩子发烧后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吗?日前,首都儿科研究所的专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