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在北京地坛医院应急三病区,穿好防护服的崔颖颖对着《生命缘》的镜头说:“今天是支援最后一天了,虽然有点不舍,但总体来说还是很激动的,这样说明北京疫情得到了控制,加油。”
崔颖颖,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护士,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支援定点医院,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了,和上次前往北京小汤山医院相比,如今的她多了一份从容和淡定。
6月21日是崔颖颖在北京地坛医院支援的第7天,这天是星期日,病房的工作相对轻松了很多。崔颖颖为一位患者扎完套管针后,发现他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不仅一直在发烧,还在吸氧、输液,这样的症状表现在普通型确诊病区算是比较严重的。
看到和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患者萎靡不振的样子,崔颖颖心里很难过,“大叔,您别太担心,新闻里不是说了么,这次是普通型居多,经过治疗就会好的”。
听到崔颖颖关切的话语,大叔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断断续续地回应:“这病,怕是好不了了,我没事,谢谢你”。
这时旁边的病友突然问崔颖颖:“他说的话你能听懂?”
崔颖颖一愣:“我能听得懂,您有什么需要就和我们说”。
“他说的话,我们都听不懂,声音又大,很吵,所以他就不怎么说话了。”大叔听了一脸委屈,把头压得更低了。
崔颖颖明白了,更加热情地跟大叔唠嗑,希望了解更多的情况,打开大叔的心结。大叔姓张,是新发地市场的保洁员,来到医院后就变得很焦虑,担心自己的身体,担心给别人添麻烦……
此后,崔颖颖对张大叔上了心。有一次给张大叔换液的时候,问他胳膊疼不疼,有没有不舒服。张大叔的回答都是很好,会配合治疗,还不好意思的地说:“姑娘,其实我不想你们来病房,不安全,你们干这工作不容易啊,不想再给你们添麻烦了”。
看着张大叔真挚的眼神,崔颖颖心里是满满的感动,赶紧调整好心情,把眼泪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张大叔,您辛苦大半辈子了,就当给自己放个假,在这里好好歇半个月,吃好喝好睡好,心态好了,免疫力强了,这病自然就好了”。听完这话,张大叔爽朗地笑了。
在崔颖颖看来,作为一名护士,抗击疫情是职责所在,任何一名医务人员都会在国家需要时候选择冲往一线。医护人员既能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也同样会花更多时间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两天后,崔颖颖听到张大叔转去ICU的消息,心里咯噔一下,只能祈祷他坚强地挺过这一关。
随着新增确诊病例的减少,治愈患者的出院,北京迎来疫情转点。7月8日,张大叔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崔颖颖第一时间去看望他,“张大叔,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张大叔一下就听出是她的声音,高兴地说:“姑娘,谢谢你,那会多亏了你啊,那时候我想不开,觉得跨不过这一关了,你年龄这么小,反而来开导我帮助我,你们真是了不起。”说完还竖起了大拇指。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在地坛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得到了最深的体现,让每一位患者安心,给每一位患者安全感,赋予每一位患者希望。
7月15日是崔颖颖在地坛医院支援的最后一天了,在一个月的支援工作中,崔颖颖收获了很多,她说:“两次抗疫经历,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意义所在。希望将来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不忘初心,始终做一名平凡快乐、有温度的'美小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