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我的援汤故事】每天和病毒打交道的人,就应该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时间:2020-04-10 文:池杨 摄:胡小明

3月14日下午,病毒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孙宇接到通知,“决定选派你和其他6名同志作为我所第一批医疗队前往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支援,你和同事交接一下工作,做好准备,接到命令随时出发。”

这个电话把孙宇的思绪拽回到了17年前。2003年,孙宇研究生一年级,刚刚进入病毒研究室开始学习,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她申请参加SARS病毒检测工作,但被科室主任以“没有完整的生物安全理念”为由拒绝了。经过多年的磨练,孙宇先后参与了2008年手足口病、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H7N9禽流感的疫情防控,每年医院应对冬季流感高峰,她作为科室的技术骨干总是冲锋在前。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蔓延时,孙宇就递交了请战书报名支援一线,她说:“如今,没有任何理由能阻止我上一线,每天和病毒打交道的人,此时就应该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3月15日一早,孙宇怀着兴奋而忐忑的心情迈入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的大门,加入到核酸检测实验室团队中,这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24名检测人员分别来自市属22家医院,是各医院检验科或病毒实验室的精兵强将,而且大部分参加过多次医疗救援工作,“能和他们一起战斗,我感到既幸运又自豪。”

孙宇到达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时,核酸检测实验室已经建设完毕。实验室的同仁们把各自医院的宝贵工作经验分享出来,一起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反复研讨并修订小汤山定点医院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流程制度。

实验室启动后,24名检测人员分成6组,24小时不间断进行核酸检测。考虑到孙宇在病毒研究室工作时就负责流感病毒检测,对工作流程和仪器使用都很熟悉,由她担任三组组长,负责自己组内的业务培训和组织工作。

工作开展之初,孙宇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身着“三级防护”装备连续工作。穿三级防护服的感觉就像被几层塑料袋包裹着,光是坐着一动不动就能捂出一身汗,更何况还要精神高度集中和同事配合检测操作,身体和心理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从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到迈出实验室的大门,全程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卫生间。“刚开始我觉得挺困难的,怕自己扛不下来,但是几天后也就适应甚至习惯了。工作几个小时,从实验室出来一点儿都不觉得饿,就是口渴,因为里面特别热,防护服都湿透了。”

乐于接受挑战的人,更容易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孙宇的满足感来自于“发出一批‘漂亮’的检测报告”,只有标本处理好、扩增条件好、流程操作顺畅、没有杂质干扰、有明显的阴性或阳性的扩增图,才能被称之为“漂亮”。“但是病毒标本是批量检测,不可能保证每一份都‘完美无暇’,所以我要尽最大努力,去无限地接近完美。”

到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作已经20天了,孙宇似乎渐渐爱上了这个地方。她表示,核酸阳性是新冠肺炎确诊的金标准,我们的任务就是把阳性“揪”出来,把阴性“排”出去,这对每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帮助的,这样的工作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而且,核酸检测实验室是大家是一起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的,我全程参与其中,我们就像家人一样,这个过程既艰辛又宝贵。虽然不知道这场战“疫”要打多久,但我只要站在这里,就会一直战斗到胜利。

更多相关推荐
2023-02-21
肖凌,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医师,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医生,肖凌时刻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把病人的健康时刻放在第一位。2021年7月成立的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2023-02-16
刘戈,首都儿科研究所人力资源处经济师,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为所院建设一支高...
2023-02-15
侯冬青,儿童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作为一个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岗位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公卫人,“公行天下,卫戍健康”是她当年选择妇幼卫生专业时牢记于心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