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腾讯新闻】医护陪早产宝宝过春节!一起来看超小宝宝们的春节故事
时间:2020-01-02 科室:新生儿内科 文:米荣、郭立涛 摄:杨淑霞、邱爽

对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内科病房来说,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一样,有很多早产宝宝要在这里度过人生中第一个春节,这些小宝宝不仅体重轻,而且各脏器功能发育都不成熟,需要闯过多道难关,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懂事的小利利:胎龄26周,出生体重960克

腊月十五就来到新生儿内科病房,胎龄26周、出生体重960g的小利利是病房里的大哥哥。由于母亲患有感染、败血症,他提前出生了。转运到病房的时候,母亲还在妇产医院抢救,而父亲还在为突如其来的医药费四处奔波。小利利可能不想让爸爸妈妈担心,他努力的睁眼、努力的呼吸,在进入病房的第二天就拔掉了气管插管,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现在小利利的体重已经1200g,每天都会在小暖箱里伸伸胳膊、伸伸腿,仿佛在告诉医护阿姨们“我很好”。同时医院也在积极帮助他申请早产儿救治基金,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出生就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的小生命,“小利利,我们一起加油!”

爱抚触的小九:胎龄29周,出生体重1400克

腊月二十九收入院的29周的早产儿小九,出生后早期总是出现心率、呼吸不平稳的情况,特别是在入院时感染较重,在多种体液中都找到了棒状杆菌。早产宝宝因为提前来到世界,肺部的肺泡还没有发育完全,肺泡表面的一种可以使肺泡张开的物质——表面活性物质生成不足,因此需要给予表面活性物质的补充。小九在住院后经过气管插管给予表面活性物质后,血氧情况逐步稳定了。但是第二天医护人员又发现她的心功能下降,同时尿量减少,心率下降。经过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了平稳,呼吸支持条件也下调了,感染指标也有所好转,尿量逐步增加。

小宝宝从mini baby长到能经口喂养、没有严重合并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可能会经历一些病情的反复。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不成熟,呼吸暂停可能会再次发生,因为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因此在缓慢的加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耐受,从而再次经历减奶再缓慢增加奶量的过程。小九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胃肠功能不成熟,排便需要医护人员辅助的情况,医护人员每天数次观察腹部情况,喂奶前看胃内残留,抚触及辅助排便更是成为了小九每天的常规科目。特别是每次帮她做抚触的时候,她眯着小眼睛,嘴角向上扬起,那神情就像在告诉大家“好舒服啊!”

顽强的希希:胎龄30周,出生体重1020克

除夕夜送来的小宝宝希希是一名30周出生的早产儿,出生后就在医院治疗,随后出现了颅内出血Ⅲ级,家长放弃了治疗,把希希抱回了家,但回家后希希特别顽强,每天能够自行吃奶,要知道通常情况下,宝宝在33周才会出现吸吮反应,妈妈看到希希“吧嗒吧嗒”嘬着母乳的样子,又燃起了希望。

在家喂养几天后,希希出现了呕吐、不排便的情况,心急如焚的妈妈在除夕当天把她送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此时希希的体重已经从出生时的1020g降到950g。新生儿内科主任李莉、主任医师米荣、副主任医师王晓颖考虑到希希的情况比较紧急,在排查了核酸后立即将她收入病房,并给医技科室打电话寻求帮助。

虽然是过节期间,但是超声科、放射科、检验中心在接到电话后都及时赶到病房帮助完成了各种检查化验项目,为了解患儿的病情、明确诊断提供了充分有力的依据支持。

刚住进病房希希就吐了20-30ml的黄色液体和奶汁样物,腹部高高隆起。考虑到希希在家里一直没有排便,怀疑胃肠道发育畸形的可能性极大,护士尝试用最细的胃肠导管给希希洗肠,同时使用婴儿油轻轻抚触腹部,就在这时希希紧紧抓住了医生的手指,像是在寻求帮助,也像是给自己鼓劲。在给予少量盐水后,希希终于排出了很多墨绿色的胎便,小肚子也明显“塌陷”了下来。

随后的几天里,希希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给医护人员惊喜,在给予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后,体重上升到了1400g,现在各项指标都在努力好转,颅内出血比入院时已经吸收了很多,脑脊液检测指标也在好转,喂养量也在逐步上升中。希希像个小勇士一样,不断闯关,尽早回家。

期待开奶的依依:胎龄27周,出生体重1020克

早产宝宝首先需要过得是呼吸关,他们面临的呼吸关不仅来自于发育上的不成熟,可能还来自于在母亲体内时发生的感染,或者出生后胎儿循环未能很好的完成体、肺血液循环的改变。

大年初一转运过来的27周早产儿依依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她是因为母亲羊膜早破导致的胎儿感染,出生后即诊断了新生儿败血症,血常规白细胞仅为1.89X109/uL,血小板降低,贫血,胃液及咽部、耳拭子均找到了细菌,因此,呼吸支持的时间及支持强度就需要延长和增加。

在住院后早期给予表面活性物质后,逐渐下调呼吸机条件,抗感染治疗后仍然没有好转,感染指标也没有恢复正常,而且还出现了肝门静脉积气,腹胀,以及早产儿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因此禁食、静脉营养就成为依依每日中营养管理的重点。在禁食了7天后,大年初八一大早,护士在给依依做治疗的时候,听到“咕噜噜”,依依的肠鸣音恢复了,这就意味着,依依可以开始经鼻饲管微量喂养了,每次0.5ml,每6小时一次。

依依在医护人员小心翼翼的呵护下,感染指标逐渐好转,微量喂养已经可以达到3ml每次了,目前正在试着逐渐脱离呼吸机自己呼吸,为正式开奶做准备。医护人员还为她准备了轻柔的大自然音乐,把她包裹着抱起来,每到这个时候,她就会睁开大大的眼睛,四处张望,看着这个世界,好像在说“我是谁?我在哪儿?”。

最小胎龄的小丹丹:胎龄25周,出生体重720g

大年初三凌晨3:50,新生儿内科二线医生接到市妇产医院紧急转运电话,有一个25周的早产儿即将来到世界。新年伊始,新的生命降临了。6:10急救车的呼啸声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转运医生和护士安全的将患儿带了回来。

25周720g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小丹丹,是我院历史上最小胎龄的患儿。过早地来到世间,小丹丹各个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全身裹满保鲜膜的她甚至都不能够睁开双眼。她的皮肤菲薄到极致,完全不能使用胶布和贴膜,因为一旦撕除就会带走一层表皮,而稍微大一点的声音,比如按瓶盖的声音都有可能导致她受到惊吓发生颅内出血,大家所有的操作都要轻之又轻。这就导致护理工作量大大增加。

气管插管护理、经气管插管给药、配血、脐静脉穿刺、静脉输液、皮肤管理等等,夜班护士配合白班护士一起工作到了11:00,小丹丹终于安静的睡在专门为她特别定制的模拟宫内环境的鸟巢遮光暖箱中。

因为胎龄太小,小丹丹不能经口吸吮奶汁,因此出生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开放静脉通路——新生儿的生命通路,不仅治疗药物需要静脉通路,给予营养,维持宝宝内环境的液体及能量、电解质稳定也需要静脉通道。放置脐静脉导管,放置经外周静脉的中央静脉置管,在比成人的手指还要细小的胳膊上放置一条静脉导管,难度可想而知。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时时对小丹丹心跳、呼吸、血压的监护,小丹丹也不负众望,入院十天的她已经能够微量喂养1ml了。

25周、26周、27周、29周、30周超小宝宝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春节就在新生儿内科全体医护的陪伴下度过了,在医生护士阿姨们的帮助下,悉心照护下努力成长着。当我们和家人、朋友共度假期时,白衣天使们还在不分昼夜守护着这些早产宝宝们。衷心祝愿每一名早产宝宝都能顺利健康成长,早日出院回归到妈妈们温暖的怀抱!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0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在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里,不仅是花草树木在尽情生长,我们的身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成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