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北京市政协委员、儿研所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三措施可解决儿科医生紧缺
时间:2020-12-16 科室:呼吸内科 文:北京商报讯

强流感来袭让本就严重的儿科医生紧缺雪上加霜。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朱春梅22日在出席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式前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胎政策的实施加上此次强流感来袭让儿科医生缺少的状况越发明显,目前全国儿科医生缺口至少为20万,国内千名儿童医生占有率仅为0.23。

据介绍,儿科医生紧缺,一方面是因为培养体系的问题。此前长达17年里,国内高校取消儿科系,导致儿科医生出现断层;另一方面,在儿童检查项目较少、用药相对简单很难为综合医院带来收入等因素影响下,儿科在综合医院不受重视并逐渐萎缩,甚至一些综合医院里没有儿科病房只剩下儿科门诊。而儿科工作负荷又较大,待遇较低让原本缺口较大的儿科医生领域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农林医药教育处处长王启明此前表示,从卫生计生行业部门反馈情况看主要是儿科医生工作负担重、职业风险高、待遇低,难以吸引更多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选择从事儿科医疗工作,导致出现了“一些从医者不当儿科医生”的现象。

来自医米调研的《中国儿科医生工作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有近4成儿科医生税前月收入在3000以下,9成儿科医生自认收入低于同医院医生的平均收入。

在朱春梅看来,短期内想要解决儿科医生紧张短缺问题比较困难。“培养儿科医生的周期较长,大约为8-10年。另外,之前很多综合医院将儿科门诊和病房关闭,如今要重新招人恢复病房也有一定难度。”

朱春梅建议,解决儿科医生紧缺需要从以下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加强儿科、全科医生的培训;其次,要通过医联体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推进分级诊疗从而实现患者分流,让普通感冒发烧的患者到一级、二级医疗机构就诊;最后要提高儿科医生薪酬待遇。

据了解,为缓解儿科医生短缺问题,部分高校开始恢复儿科系,相关部分也要求综合医院开设儿科。资料显示,2016年国家卫计委曾同相关部门联合引发了《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并通过增设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增设儿科来提升资源。

更多相关推荐
2024-09-02
“误服管道疏通剂后,气管食管瘘3年,气管切开2年,放置气管支架1年”,一名病情复杂、治疗坎坷的气管食管瘘患儿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普外科寻求帮助。经过...
2024-08-27
8月24日,首都儿科研究所主办的北京市继续教育项目“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京成功举办,150人参会,呼吸内科朱春梅主任医师为大会主席。本次学习班邀...
2024-03-08
2024年2月29日是第十七届国际罕见病日,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0.1%之间的疾病。虽然单个罕见病的发病率低,但是种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