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北京日报】首儿所搭建立体心理服务体系,“全院一张床”提供全面心理关怀
时间:2025-09-26

2025至2027年是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以下简称首儿所)25日介绍,该院将构建覆盖患儿、家庭及医务人员的立体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针对不同疾病、不同需求的患儿构建起“全院一张床”的多学科协作机制,并将服务场景延伸至家庭,为患儿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

“躯体疾病患儿合并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首儿所精神心理科主任张晓鸣介绍,该院打破科室壁垒,实现心理评估-心理支持-精神科诊疗的无缝衔接,并建立“全院一张床”的多学科协同诊疗机制。该机制优先服务于急诊留观、慢性病及肥胖患儿等心理需求突出的群体。“当各科临床医生发现患儿有心理服务需求时就会启动这个流程,为患儿提供心理评估及精神科会诊,根据会诊结果为患儿预约心理咨询师或医务社工,情况较为严重的患儿由精神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张晓鸣说,该机制确保有需要的患儿获得专业、连续的心理帮助。

该院还将针对健康、亚健康、亚疾病、疾病等不同状态、不同需求的孩子及家庭,提供立体化服务矩阵:在门诊,提供常见心理精神疾病的专业诊断与治疗;针对住院患者的发展性心理问题、情绪问题、亲子关系冲突等,提供个体、家庭及团体心理咨询;精神心理科医务社工将提供游戏陪伴、术前陪伴、哀伤辅导等非治疗性支持服务;由医务社工链接社会资源,协助解决就医过程中的经济、学业等困难。

此外,该院将服务场景延伸至家庭,帮助家长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和“首席照护师”,构建医院-家庭协同守护格局。该院将定期开设面向不同疾病群体家长的专题工作坊,搭建官方的家长互动平台;开展专题科普直播;推送原创心理健康科普文章。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9-24
清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住院部8层的手术等候区一片宁静温馨。低龄患儿已经开着小汽车神气地进入手术室;大点的患儿则在阅读“童心悦坊”提供的童书。在门...
2025-09-08
“与其他手术不同的是,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结束并非意味着治疗成功。术后患儿能否正常排便、有效控便,需要长期随访进行验证,只有最终实现良好的长期效果,才能判定手术真正...
2025-09-05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现象,但如果持续不退,并伴有白陶土样大便和腹部肿块,家长就要高度警惕了,这可能是胆总管囊肿发出的信号”。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