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主任白东升:一两岁是尿道下裂手术的最佳期
尿道下裂是一种较常见的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先天畸形。危害主要包括造成排尿异常、影响阴茎发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由于尿道开口不在正常位置,而且阴茎下弯,所以无法直立排尿,这会受到同龄孩子的嘲笑,从而给患儿带来心理阴影,造成心灵创伤。由于很难正常的伸直阴茎和尿道口开口位置异常,在成人会造成性生活障碍,影响生育功能。
尿道下裂发病率成上升趋势,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1:250-300,即每200-300个男孩中有1个尿道下裂患儿。尿道下裂的发生原因可能与遗传有关,尿道下裂患儿的兄弟患尿道下裂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0倍,患儿尿道下裂表型越严重,其一级亲属尿道下裂患病率越高;内分泌因素相关,如孕期服用避孕药物等;还有环境因素,如环境中的杀虫剂、除草剂、工业化学制剂、重金属等影响;其他因素还包括高龄产妇、低体重儿、试管婴儿等。但目前大部分患儿发病原因不清楚,所以尿道下裂是一个或更多环境或其他内分泌干扰;局部组织异常和或发育停滞的表现。尿道下裂主要有三个临床表现:尿道口异常,阴茎腹侧弯曲,阴茎背侧包皮富余堆积,腹侧包皮缺乏。 尿道下裂常伴有阴茎阴囊转位、隐睾、鞘膜积液、斜疝等疾病,严重的尿道下裂往往还有性别发育的异常。尿道下裂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年龄一般在1岁左右进行。手术的目的是阴茎下弯完全矫正;尿道口位于阴茎头正位;阴茎外观满意,与正常人一样站立排尿,成年后能进行正常性生活。尿道下裂手术操作复杂、精细,对术者的要求很高,尽管经过几代小儿泌尿外科医生甚至包括整形、成人泌尿外科医生的共同努力,至今尿道下裂仍是一个对手术治疗原则、理念、技巧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疾病
尿道下裂需要做哪些检查?
尿道下裂患儿除常规的术前检查外,往往还需做泌尿系统、盆腔超声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的畸形。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尿道下裂还要做染色体检查除外性别发育异常。必要时还要做造影检查及膀胱镜检查。
尿道下裂常见的并发疾病有哪些?
尿道下裂常见的并发疾病一般是局部的,比如阴睾,阴睾的发病率在尿道下裂患儿占 7% ~ 9% ,还有鞘膜积液和疝气占到 9% ~ 16%,还可能发生会阴茎阴囊转位或者阴囊纵裂,一个比较少见的情况是前列腺囊,前列腺囊是副中肾管的残留物质,它位于尿道前列腺的后部,一般是没有症状的,我们在做手术的时候,尤其是重度尿道下裂,前列腺囊会导致插尿管困难,前列腺囊也有很少的一部分可能会形成结石、感染,尿储留。
尿道下裂一定要手术吗?
尿道下裂一般是需要手术的,如果是轻度的尿道下裂,尿道口位于阴茎头冠状沟附近,阴茎无下弯,可以直立排尿,排尿的时候尿线比较正常,这种情况可以不用手术,因为它不影响功能。
围手术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术前会做心肺功能检查,出凝血时间的检查,以及传染感染指标的检查,还要保持手术区域没有感染,皮肤是完好的。术后需要留置尿管,局部包扎,所以孩子需要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状态,而且要多喝水、多尿,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尿管的脱落等。
名医简介
白东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儿童男科学组委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联盟委员,北京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委员,国家卫健委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专家等。
荣誉成果:承担多项国家级和北京市级课题研究任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国内核心杂志发表多篇专业学术文章,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隐睾的三级防控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Fowler-Stephens一期及分期睾丸固定术对睾丸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等课题。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小儿外科教学、全国小儿外科培训基地泌尿外科教学工作。
擅长领域:泌尿外科各种复杂和常见先天畸形的诊疗,如肾积水、尿道下裂、膀胱输尿管交界处梗阻、下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肾囊肿、重复肾双输尿管、输尿管开口异位、性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