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马亚获得第一届首都卫生健康系统青年榜样提名奖
时间:2025-04-28 文:池杨、马亚 摄:袁超

from clipboard

为充分展现青年医疗卫生工作者风采,弘扬卫生健康青春正能量,发挥青年典型示范引领作用,4月26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首都卫生健康系统青年榜样”活动,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超声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马亚获得第一届首都卫生健康系统青年榜样提名奖。

马亚以《用人工智能为胆道闭锁患儿照亮生命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潜心医学与科研,在国内率先开展胃肠道腔内超声造影技术,成功将其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疾病,一举打破长期依赖放射造影的局面。同时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儿科超声融合,建立全球规模最大、最全面的胆道闭锁多模态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石构建了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的故事。

在医学发展的道路上,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希望更多的首儿人能够继续秉承“慈爱、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共同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医学的光芒普照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用人工智能为胆道闭锁患儿照亮生命之路

2021年,珠海,第十四届亚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现场气氛热烈。北京协和医院张青主任分享甲状腺超声人工智能分析研究成果时,台下的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彼时,人工智能在中国医疗领域高歌猛进,医学影像创新成果频出,可是大多聚焦成人疾病,如肺脏肿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癌等。儿科疾病智能诊断领域却一片荒芜,尤其是儿童超声影像人工智能分析,是一片亟待开垦的领域,挑战重重,却也满含机遇。身为儿科超声医生,我仿佛听到了时代的召唤,内心涌起探索未知的强烈渴望。

from clipboard

回到北京第二周,我接诊了小初,一个疑似胆道闭锁的患儿。他身形消瘦,肋骨根根分明,皮肤像皱缩的旧纸,眼睛大却空洞无神,腹壁上的引流管格外刺眼。小初妈妈声音颤抖,述说着孩子出生后黄疸不退,半年间辗转于当地各级医院,医生说不排除胆道闭锁的可能,做了无数项检查,反复抽血致贫血,甚至做了经皮胆囊造影,但依然不能确诊。当我拿起超声探头触碰到小初皮肤,他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哭闹,似乎已经习惯了外界的触碰。屏幕上,胆道结构模糊不清,肝脏也呈现出粗糙的纹理。面对小初妈妈焦急的询问,我斟酌再三,也只能艰难吐出“超声考虑是”。她的眼眶瞬间红了,却强忍着眼泪,抱紧孩子默默离开。后来听闻,小初腹腔镜探查确诊后,家长无奈签字放弃。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刺痛,满心都是无力感。

胆道闭锁,是罕见的致死性肝病,通常在新生儿期发病,不予治疗多数两岁以内便会夭折。若能在30天内识别并手术,预后最佳,但大多数孩子发现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优手术时机。在对全国500名超声医师的调查中,仅5.5%对胆道闭锁诊断完全有信心,77%感到“有些吃力”甚至“无从下手”。即使是在全球范围内,胆道闭锁的早期发现也是医学难题。可正因如此,我更坚定了信念:要是能把人工智能引入胆道闭锁超声诊断,基层和综合医院的超声医生识别能力将大幅提升,小初这样的悲剧或许就能避免。

from clipboard

但兴奋之余,担忧也随之而来。我的专长是胃肠道疾病,涉足新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胆道闭锁的超声图像复杂多变,诊断标准相对主观,病例数据非常稀缺,训练AI模型谈何容易?我怀揣忐忑,扎进调研与学习中。慢慢发现,复杂背后也有规律可循,比如,胆道闭锁患儿的胆囊形态异常、肝门部纤维块形成等特征,可以通过AI技术自动识别和分析。我决心让自己快速成长为肝胆领域专家,与肝胆外科医生以及AI工程师紧密合作,共同攻克胆道闭锁AI诊断的难题。

那时,首都儿科研究所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89%,但我觉得还能更高。我一头扎进千余例病例里,仔细分析每一例患者的超声特征,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对于新接诊的疑似病例,我仔细询问病史,研判超声图像。对于手术患儿,我与外科医生复盘,对比术中所见与术前超声诊断,分析误差的原因。“实践-反思-改进”循环往复,我的诊断能力飞速提升。我还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紧盯前沿进展,不断充实知识储备。经过三年的大量实践和摸索,我的胆道闭锁诊断准确率达到98%。

from clipboard

我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依托首儿所优质临床资源,我带领团队系统性收集整理了胆道闭锁患儿的超声图像、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和病理结果等信息,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全面的胆道闭锁多模态数据库。以此为基石,构建了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经过反复训练优化,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与我不相上下,甚至在部分指标上更优。更令人振奋的是,没有任何胆道闭锁诊断经验的超声医生,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诊断效能提高了35%,达到五年经验医生水平。这一突破,为胆道闭锁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带来曙光,也为破解少见病过度依赖专家困局提供了关键路径。研究成果登上了国际著名期刊《BMCMedicine》,还申请了发明专利。

from clipboard

身为超声医生,我的目标是让儿童重大疾病诊断率无限接近100%。作为身处首都、拥有全国顶尖医疗资源的超声医生,我还肩负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重任,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胆道闭锁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还有大量复杂病症亟待攻克。未来,我将整合超声、CT、MRI等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覆盖更多病种,融合专家智慧与人工智能,构建全面、精准的儿童重大疾病诊断体系,推动儿科领域超声诊断技术进入智能医疗的快车道。让全国孩子,无论身处何方,都能享受到与首都同水平的优质医疗,让每一个稚嫩生命,都能被医学的温暖与智慧温柔守护,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25
儿童急腹症的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为临床医疗提供了有力支撑,超声检查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等显著优势,且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检查,凭...
2025-03-17
近日,由首都儿科研究所(以下简称“首儿所”)超声科副主任马亚、主治医师张勇与风湿免疫科二病区主任李建国、副主任医师王新宁协作,成功为一名疑似幼年皮肌炎患儿完成了...
2024-11-06
10月31日-11月3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成人病(慢病)防治工作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市儿童成人慢性病防治办公室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