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BRTV医者】医者|怕下不来台,更怕自己知难而退
时间:2024-09-05 科室:胸部及肿瘤外科

拒绝,从不是武玉睿的强项。在国内儿科少见的胸外科与肿瘤外科两个专业合并的科室,不擅SAY NO的医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骇人巨腹

在这里,最棘手的罕见疾病实则并不罕见。

去年7月,武玉睿病房收治了一个长有巨大肿瘤的女孩。送来时,她四肢枯瘦如柴,却顶着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巨大肚子。

医生形容,“瘦得皮包骨,心脏像要跳出来一样,一点儿肉都没有了,只剩下了一口气。”

顶着所有压力,武玉睿收下了她。

医生内部讨论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次救治,甚至有医生直言,不建议手术,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但是大家都明白,不做手术,孩子就没有了。

武玉睿的坚持在这时起到了关键作用。闯闯。

救治过程自是惊心动魄,前一小时武玉睿甚至无法切入“手术正题”。

他需要先对付这个巨大的肚子,为肠子减压。

因为患有长期腹泻,孩子的结肠像纸一样薄,里面全是气体和液体,不断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武玉睿打开腹部后,顺着肠子慢慢往远端减压,光是粘液及气体就吸出来两斤多。而孩子的体重当时还不到二十斤。

之后的肿瘤切除更是惊险,肾脏已经被压成了一个平面,虽说家长只求保命不求保肾,但即便如此,武玉睿仍竭力要为孩子保住肾脏。

手术后,一位医生对武玉睿说,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但少有人知的是,这位从不愿把患者往外推的医生,有多坚持,内心就有多紧张。他非常清楚,对一名外科医生来说,下不来台,是多么复杂且痛苦的交织感受。

不能宣判“死刑”

小溪, 6岁,“盘踞”在小小胸腔里的肿瘤,正迅速消耗着他的生命。

孩子罹患的是绝对的恶疾——恶性横纹肌样瘤。它的发病率极低,却有着骇人听闻的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20%,中位生存期只有4个月。

而小溪,从病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个月。棘手难题再次摆在了武玉睿的面前。

这是小溪父母第二次找到武玉睿。对于手术,他们很犹豫。

第一次来京求医,听说孩子只能正中劈胸取出肿瘤,且后期生存率不甚乐观,父母有了犹豫,选择回家化疗。但没想到,肿瘤以极快的速度反弹,使得孩子几乎失去了手术机会。

七大科室齐聚的会诊,无疑证实了小溪手术的风险之高。

这又是一个武玉睿不愿意往外推的孩子。

“我说老天爷还没判死刑的时候,你给他判死刑了,我老觉得心里过不去。”——武玉睿采访

术前谈话时,小溪父亲问了武玉睿一句话,如果瘤子还继续长,是不是就基本失去了手术的机会?

武玉睿几乎是本能地反驳了他,他告诉这位父亲,即便瘤子再长,也不算绝对失去手术机会。只要不放弃,有一线机会,还能努力,就算是有手术指征。

深思了一夜,父亲哭着找到了武玉睿。这次,请他“拼命”。

生死较量

这台手术由心脏外科和胸部及肿瘤外科联合完成。面对强大对手,三位主任加上十余名外科医生、两套手术室护士团队、体外循环团队共同“出战”,齐心协力为小溪争取一线生机。

正中劈胸后,小溪暴露出来的病灶让在场所有医生心惊。那不是一个肿瘤,而是不规则的瘤子连成了一片!分界不清,彼此融合,肉眼观察,几乎无处下刀!

小溪的左肺和心包被肿瘤转移灶粘在了一起,而且心包大部分组织都很僵硬,如果强行剥离,随时会有心跳骤停,发生猝死的风险。

“这都属于刀尖上跳舞,我们半毫米半毫米地走,摸索剥离瘤体。”——武玉睿采访

两个小时过去了,小溪的主动脉根部被逐渐剥离出来,然而主肺动脉依旧被瘤体死死包裹。

术前,武玉睿已做好左肺切除的最坏打算,但没想到的是,因为主肺动脉的血管壁被侵蚀严重,如强行分离,孩子的右肺可能也保不住了。

几乎就是在这犹豫的片刻,武玉睿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血液汹涌而出,手术室的气氛立刻紧张起来。

“没法动了,出血就止了两个多小时,非常难弄,越缝越豁。一般的血管都是有弹性的,都很结实,但他这个血管特别糟烂,渣豆腐一样。”——武玉睿采访

手术室“陡然升温”,医生和护士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一个八度。他们紧急去血库取血,急呼“把血库里有的所有血都取回来”!

武玉睿有不好的感觉,孩子要下不来台了!

他曾告诉我们,那是一种很无助的感觉。仿佛一座孤岛,任时间冲刷,就是找不到走出去的办法。他很清楚,如果下不来台,孩子的命就没了。

武玉睿沉下心,与心脏外科主任张辉一起缝补四处出血的创面。一个真正优秀的外科医生,此时更要临危不乱,大胆果敢。

所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出血的难关闯了过去。

此时,距离进入手术室已经过去了十个小时,肿瘤切除大半,瘤负荷明显减轻。如果继续强行手术,极有可能发生意外,拼尽全力,也不能拿孩子的生命继续冒险,武玉睿决定关胸。

手术平安结束了。小溪,也将在重症监护室渡过自主呼吸恢复以及术后早期康复的难关。而他的父母,就等在楼下的凉亭里,整整14天,不敢远离。终于,最难捱的日子过去了。

有时,一位外科医生可以做得很多,有时,一位外科医生也可以做得很少。但在面临生存的愿望与下不来台的风险时,总有人挺身而出,那是医者的拳拳此心,又何尝不是致胜的关键所在。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再看看最初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她已完成脱胎换骨,喜欢捧着馒头,咬出活着的幸福。

而这一切,都起源于一位外科医生的勇气。

《BRTV医者》19:45播出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4-0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在温暖的阳光与和煦的微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里,不仅是花草树木在尽情生长,我们的身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成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