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成为一名护士之前,胆小且不善沟通,然而踏上护理工作岗位后,每日与孩子和家属密切接触,练就了一套“沟通心法”。在20余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责任和使命中,我发现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去照顾患者的身体健康,更需要关注患者和家属疾病背后的心理伤痛。
这天,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婴儿来病房办理入住手续。看她手里还拎着很多东西,我赶忙上前接过宝宝。办理好入院手续后,向家长介绍了病室环境,做了入院宣教。当我再次经过病室门口的时候,注意到家长的情绪特别激动,她蹲在角落里,紧紧抱着孩子不停地抽泣,宝宝的哭啼声响彻整个走廊。我连忙上前安慰,“小宇妈妈,您先别着急,告诉我遇到了什么问题?”她抽抽噎噎,断断续续的回答,原来是宝宝要做抽血检查,初为人母,难以接受孩子的病情和有创操作。
同为母亲,我有太多的感同身受,我急忙搬过椅子让小宇妈妈先坐下,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询问宝宝的情况。在同事协助下,宝宝顺利完成了静脉采血检查项目。采血后,我又耐心的向家长讲解注意事项,在持续的沟通中,小宇缓缓地看向我也不哭了,两个圆圆的大眼睛盯着我,仿佛能听懂我说的话。
小宇妈妈的心扉逐渐打开,跟我说:“孩子那么小,大夫说要做手术,孩子太可怜了!”说着说着眼泪又夺眶而出,我立刻明白,抽血并不是让她情绪激动的原因,而是面对疾病的无助和恐惧让她产生了负面情绪。我想家长能跟我倾诉就是一种信任,我说:“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咱们先积极配合检查,只要及时正确给予治疗和护理,定期复查,平时多注意预防,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慢慢都会好的。”
在之后的几天里,作为小宇的责任护士,我每次做完护理操作都会陪小宇玩一会儿,也尝试着和小宇妈妈加强沟通,听她吐露着自己的担忧并给予安慰,慢慢的小宇妈妈情绪改变了很多,也乐观了很多。那天她突然叫住了我说:“真的非常感谢您,要不是您跟我说了这么多,我这心里还不知道多难受呢!我现在没有那么害怕了,心里也踏实了很多,我就好好照顾孩子,听你们医生护士的话,积极配合!”就连怀里的小宇也跟着对我笑。
之后的一周里,我成了她们病室的“名人”,每次有新患者入住,她都要主动介绍:“就是这位护士,她特别好,有她在我们心里就踏实。”“感谢你们的信任和喜欢。”说完我们相视而笑。医生通知出院的那一天,小宇妈妈特意抱着孩子跑到护士站找到我说:“护士,谢谢您!有时间来我们家乡做客。”
在儿科病房,看到每一位被精心护理过的孩子好转出院,看到家长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就会无比欣慰,就算再多的付出也值得。人们常将护理工作者唤作提灯女神,虽然不能改变夜路的黑,但有了她们的陪伴与安慰,却可以增加走夜路的勇气,护理工作就像是夜路中的一盏灯,让我走进患者与家属的心里,增加与患者家属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更好的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用心去沟通,用爱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