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细致入微勤观察,心似繁花护安康
时间:2024-02-01 文:杜文雯、宋晗、王惠 摄:刘婷婷

伴随着儿童秋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峰,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输液室的工作忙碌又嘈杂,人流涌动的穿刺台和留观区,是患儿和家属最信任、最暖心的“问题解决站”。高峰时段每名穿刺护士每小时要穿刺20余人,巡视护士每天更是要走2万多步,在这里不但考验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在短时间内快速为患儿完成治疗并细致交代输液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对患儿病情轻重缓急的观察入微更不能少。

from clipboard

1月26日夜里11点,护师杜文雯像往常一样巡视留观区患儿的静脉输液情况,看到一名1岁多的患儿露在被子外的手指颜色发暗,她立刻警觉起来,一边触摸孩子的手指,一边跟家长交谈:“家长,您好,宝贝手很凉,这会儿发烧吗?”孩子妈妈摇摇头说道:“应该不烧吧,半小时前测还是正常的。”杜文雯不放心地继续问:“我摸孩子的小手特凉,而且皮肤颜色也发花,您有体温计吗?再给宝贝测个体温吧。另外,咱们留观区挺暖和的,您不用给孩子裹这么厚的被子,万一发烧,不利于散热。”家长随即打开孩子的包被,当看见孩子的小脸时,杜文雯的心里咯噔一下。此时,孩子的口唇和手指的颜色一样,表现为暗青色,伴随着呼吸,小脑袋一下下地点头,呼吸急促连带鼻翼不断地扇动,锁骨上窝凹陷,呼吸困难的表现非常明显。杜文雯立即向家长说:“家长,孩子的情况不太对,您快抱上孩子,去找医生进一步评估。”

说完这些,杜文雯立刻呼叫同班护士刘婷婷协助,两人合力把孩子和家长护送到诊室,值班医生立即为患儿听诊、查体,“经皮血氧88%,听诊情况也不乐观”,当医生向家长交代孩子病情及后续可能要进行辅助通气治疗时,家长的眼神一片迷茫,没有给医生任何反馈,时间在她身上仿佛静止了,数秒钟后她突然崩溃大哭,一把抓住杜文雯的衣服:“护士,孩子会不会有危险?他还这么小,辅助通气是不是太受罪了?能不能不用啊?”杜文雯和刘婷婷一起安慰着家长:“您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宝贝现在情况危重,您看宝贝已经喘得很难受了,如果不配合治疗,这种情况不能自行缓解,甚至可能加重。我也是位母亲,看着您和孩子的状态,我也难受,请相信医护人员,我们一定会为孩子及时治疗、轻柔操作,减少宝贝的痛苦。”说着,两人将家长扶到椅子上坐好。看着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为孩子治疗,家长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不再质疑、不再阻拦,眼神中也不再是迷茫,而是信任和感激。

当杜文雯再次经过她身边的时候,她拉住了杜文雯的手:“护士,童童(化名)就拜托你们了。”当医生联系好住院床位,孩子即将离开诊区时,家长不断地向护士道谢:“要不是你们观察仔细,我可能输完液就直接回家了,想想就后怕,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这是急诊科普通的一刻,却是一个家庭不凡的一夜。当家长抓着医护人员的衣服痛哭流涕生命托付的时候,当她的眼神从迷茫到坚毅的时候,当行为从抗拒到配合的时候,当孩子转危为安的时候,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科学在左,人文在右,在临床医疗护理的道路上,细致的观察是危重症识别的重要环节,专业的技术是危重症救治的保障,悉心的安抚是温暖患儿及家长的阳光。让我们用爱播种,心似繁花,护佑安康。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1-13
白血病,这个冷酷的病魔,无情地将许多孩子困于病床之间,而腰椎穿刺术则是他们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成为医护人员一项重要挑战。涵涵被确...
2024-11-12
医院的门诊大厅见证了太多无解无常、如意失意、泪眼别离,在这里,人生拉短了旅途,社会聚焦了缩影,酝酿着百般情绪,上演着不同场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大厅的时候,新...
2024-11-07
儿童采血室是个充满紧张和哭闹的地方,小朋友们对陌生而又冰冷的医疗环境感到恐惧。门诊的采血工作虽然单一却充满了挑战,每个小患者的眼泪和恐惧,都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