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洛尔曾说过:“生命即是故事,故事即是生命。”聆听故事,就是进入一个人的生命。只有生命才能进入生命,只有灵魂才能与灵魂交流。
小梦的姥姥是个社交达人,我巡视病房的时候听见她在安慰4床的妈妈,“我们那儿也有一个跟你们孩子一个症状的,长大就好了,现在都考上大学工作了”。紧接着又跟2床的妈妈说,“我带着小梦求医也特别不容易,来到首儿所,遇到主任跟这些医生护士,态度好,医术高,现在不也快出院了吗,交给他们放心。看我这个糖尿病足,也是他们给换的药”。谁能想到这位“社牛”老人,一周前不爱说话还经常哭呢。
小梦和姥姥住进病房后,我发现老人不爱说话,整天唉声叹气。
这一天,我巡视病房的时候,看见姥姥手里拿着小梦的病例,偷偷用手抹去脸上的泪水。趁着医生带着孩子去做检查,我把姥姥叫到医生办公室,问她:“您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帮助?”
姥姥说:“我担心孩子的病啊,当地医院治不了,才来的首儿所,当时没有在意她发烧的情况,耽误了治疗时间”。她的目光移到我的脸上,“护士,你说我外孙女……”她可能想问我什么,但话没说完就哽住了。我抚摸着她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等她继续说下去。她擦去了眼角的泪,接着说:“你说我外孙女怎么就得了这么让人遭罪的病啊!”
“小梦是您带大的吧?”
“是啊,这孩子从小就在我身边,我心里很难受,真想大哭一场,又怕孩子看到。”说着小梦姥姥更加的哽咽了。
我给姥姥搬了一把椅子,轻声问:“您可以跟我说说您的难受和压抑吗”?
“我自己有糖尿病,还有糖尿病足,要经常换药,小梦突然间发烧了,我也没在意,以为是热伤风,吃点退烧药就降下来了,没去医院看。后来发烧的次数多了,我才觉得不对劲儿,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我要是能早点带孩子去医院,可能也发展不到这种程度,还不如让我替孩子受这个罪呢,我每天都在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带孩子去看病,我真的好害怕小梦离开我们,这以后让我跟她姥爷可怎么活啊!”
“来,让我看看您的脚要不要换药,咱们边换边说。”“小梦姥姥,您也没有那么专业的医学知识,您的第一反应跟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这换成别人可能还没您做的好呢。”
“真的吗?”
“真的呀!小梦这么漂亮,学习也那么好,尤其是画画,一定跟您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是的,为了给她做好榜样,我和他姥爷在生活中,即使有意见,也不会当着孩子吵架。”
“您看,正因为小梦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成长,才会这么优秀。”
这时,姥姥脸上展现出一丝骄傲,她说:“我的外孙女真的很乖。”
“孩子虽然得了这个病,却拥有一个幸福的家,这也是值得庆幸的,您别总是担心没有发生的事情,不但不能帮助小梦,反而会影响她的治疗,只要咱们好好配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护士,跟你这么一絮叨,我这心里好受多了,以后我也摆正心态,积极配合,谢谢您帮我换药,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了。”
经过这一番谈话,姥姥不但心情变好了,也没有那么自责了,还充当起知心大姐,帮助病房其他患儿和家属。当小梦转出监护室和姥姥相拥的那一刻,我觉得叙事护理不但可以疗愈患者及家属,还可以亲密家人,关爱友朋,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用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疗愈靠近了他们,也温暖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