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第一个妈妈都值得温柔以待
时间:2023-05-17 科室:普通(新生儿)外科 文:王玥 摄:王玥

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新生儿转运团队每年要转运上百名新生宝宝,对于严重的出生缺陷宝宝,就需要转运团队的医护人员在产房待产,与产科医生一起完成对宝宝的急救处理后,迅速转至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进行治疗。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转运护士,我认为将宝宝安全顺利的转到病房,就是一次完美的转运了,但是一次特别的经历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那天,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转运队员按规定站位,我站在了放置宝宝的暖台边旁等候。这时,我听到一个弱弱的声音,“他出来了吗?”声音来自躺在手术床上的产妇,她一双大大的眼睛,正探求着答案。此时,所有人都关注着即将出生的孩子,见没人答话,她便侧头又问了一句:“他出来了吗?”甚至试图动动身体来吸引大家的注意。我赶紧向前迈了两步,叮嘱她:“别动啊,正在手术呢!”她迫切地望向我,又问了一遍:“他出来了吗?”“还没有呢,一会儿你感觉肚子被按压时,宝宝就快出来了,你现在先躺好啊!”我耐心地解释道。

from clipboard


宝宝终于出生了,很快被转移到了暖箱上,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的进行着治疗和护理。“孩子还好吗?”她微弱的声音再次被医生交流病情的谈话声和暖箱、监护仪发出的声音淹没。

终于,经过抢救,孩子达到了转运条件。在收拾物品时,我又看到了那双满是渴求和焦灼的眼睛,赶紧走了过去。“孩子还好吗?”我点点头,“宝宝现在已经平稳到可以转运了,我们马上就带他走,到我们医院的新生儿外科治疗。”“我想看看他可以吗?”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宝宝现在用着呼吸机,把他移动过来不容易,你好好恢复,等宝宝做完手术,我们就可以视频见面了,现在我们必须赶紧走了。”“帮我告诉宝宝,妈妈很爱他。”我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好!我一定会告诉他。”

from clipboard


转运回来后,宝宝接受了手术治疗,恢复得还不错,母子俩也终于能够在视频中见上一面。我也再次见到了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不过此时,盛满眼泪的眼睛中洋溢的是满满幸福,“这是我的宝宝吗?他好可爱啊!”“对呀,他大大的眼睛很像妈妈。”我刚说完,她立即说:“我认得你的声音,你是那天去接宝宝的护士,对不对?”她居然记得我!

后来我得知,这位妈妈自身有免疫疾病,她不顾自己身体、拼尽一切生下宝宝,即使在产前已知孩子患有疾病,她也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她说那天剖腹产手术时,非常感激我能告诉她孩子的状况。“你胆子真大,手术时又说话又动的,不怕影响手术吗?”她笑着回答说:“怕啊,但更怕孩子有个万一,不过你和我说了情况,我就不那么着急了,知道给孩子治病更重要,所以我真的很感激你。”

原来我一直认为的完美转运,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忽略了妈妈的感受。当妈妈的都懂,顺产是宫开十指,剖腹产是腹开七层,承受着难以承受的疼痛,只为充满希望的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她们最大的祈求不过是“健康”二字。最最关心孩子始终是妈妈,我们应该尽力去安抚那颗滚烫的心。

后来,我在进行危重新生儿转运时,给自己加了一个步骤,我会告诉宝妈“宝宝已经稳定,我们要带他去治疗了,您好好保重自己,咱们一起加油啊,等宝宝稳定了,咱们就和宝宝视频见面!”

作家桐华在《半暖时光》里写到“这个世界有白昼,也有黑夜,有冬天,也有春天;所以光明总是与黑暗交错,寒冷总是和温暖相随。”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希望的期许,暖的是人心,心暖则心安,心安则信心强。作为新生命的守护者,每一名伟大的妈妈都值得我们温柔以待。

更多相关推荐
2025-01-13
白血病,这个冷酷的病魔,无情地将许多孩子困于病床之间,而腰椎穿刺术则是他们心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如何帮助孩子们克服内心的恐惧,成为医护人员一项重要挑战。涵涵被确...
2024-11-12
医院的门诊大厅见证了太多无解无常、如意失意、泪眼别离,在这里,人生拉短了旅途,社会聚焦了缩影,酝酿着百般情绪,上演着不同场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大厅的时候,新...
2024-11-07
儿童采血室是个充满紧张和哭闹的地方,小朋友们对陌生而又冰冷的医疗环境感到恐惧。门诊的采血工作虽然单一却充满了挑战,每个小患者的眼泪和恐惧,都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