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王昌志: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我责无旁贷
时间:2023-01-16 科室:放射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放射科技术员王昌志是零零后,2022年8月入职时正赶上暑期病人高峰和疫情防控任务的双重压力,还没有适应环境的他,面对科室繁重的工作感到措手不及。

from clipboard

年轻的王昌志以为照相室的工作很简单,“就是照照片子、曝曝光”,但是儿童照相与成人照相完全是两个概念。七八岁的孩子还能配合医护人员,但是三四岁的孩子可就“哄不住”了,在检查床上打滚的、一进门就放声大哭的、哪里都要摸一下的好奇宝宝,这让王昌志犯了难。更让人发愁的是新生儿,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家长都不敢碰,生怕把宝宝弄不舒服了。“大夫,能轻点吗”“大夫,动作快点”“大夫,这床凉不凉,别给孩子冻感冒了”……面对家长的需求和疑问,王昌志尽量想办法满足,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解释。

在登记室轮转时,王昌志也收获了很多。登记、计费、核对片子、预约造影,每个步骤都要确保无误,并和家长沟通清楚;照腰骶、骶尾时要让孩子用开塞露排完大便才可以照相;部分孩子需要用水合氯醛或注射镇静剂,睡着了后才可以登记;做增强CT的孩子需要扎套管针,在登记时要问清楚体重。“不同的孩子,对应着不同的要求。每项工作都不能马虎,出错了就会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入职两个月,王昌志学着科室前辈的样子,对待孩子使用“童言童语”,对待家长“尊重友善”,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个“大男孩”的阳光和温暖。

去年10月,在得知医院需要医务人员外派支援流调工作,王昌志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到了疾控防疫工作队伍中。

from clipboard

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10月30日,市卫健委抽调王昌志到平谷区疫情现场处置组。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他边调查、边学习、边补充,工作中遇到难点疑点,就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同事讨教。没有长时间的培训过程,没有师傅的手把手带教,年轻人似乎是一夜之间成长成来,从检测人员成为流调队长,这其中下了多少功夫,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只有王昌志自己知道。

流调人员负责对每一名患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人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曾经到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等情况等,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一次流调,往往数小时才能完成。此后,流调人员还要通过掌握的密切接触者的线索和范围,第一时间找到与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员--家人、同事、朋友、共同就餐过的人、同乘交通工具的人、一起旅游的人等等,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挖掘信息如同大海捞针,但我们必须练就火眼金睛”。

11月10日,平谷疫情得到控制后,支援人员接到了市卫健委的调派,所有人员转战朝阳区,这又是一场硬战。

随后,疫控工作模式改成了下沉街乡,王昌志成为左家庄街道的下沉组组长,下沉到社区和街道,指导左家庄片区的人员管控以及楼宇封控。他经常要和乡镇领导对接工作,和当地流调队交接最新政策,工作时间长达16个小时,24小时备班,随时为社区的人员答疑解惑。

王昌志连续作战近40天,因为需要闭环管理,他没有回过一次家,从黎明到黄昏,从黑夜到天明。担任流调队长期间,他先后完成流调任务146次,确保了每一位密切接触者都能及时进行医学观察隔离,防止病毒扩散,摸清了每一位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更多相关推荐
2023-02-21
肖凌,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医师,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医生,肖凌时刻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把病人的健康时刻放在第一位。2021年7月成立的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2023-02-16
刘戈,首都儿科研究所人力资源处经济师,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为所院建设一支高...
2023-02-15
侯冬青,儿童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作为一个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岗位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公卫人,“公行天下,卫戍健康”是她当年选择妇幼卫生专业时牢记于心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