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张利:有需必应,有困必助
时间:2022-12-21 文:池杨 摄:新生儿内科提供

from clipboard


“急诊大夜,生生9个小时没动地方,嗓子说到冒烟儿,厕所也没上,一口水也没喝,3级病人太多,还有十几个是其他医院处理不了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的”,12月17日,张利发出的一条朋友圈收获了来自各科室兄弟姐妹的问候。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王新宁评论说:“利利辛苦了!本来昨天排的是我们的班,谢谢你挺身而出帮忙争取了宝贵的恢复时间,感激不尽,好好休息,多保重”。

这时大家才知道,张利“阳康”返岗后的4天里已经值了两个夜班,对于她帮助兄弟科室支援急诊的事也不觉得惊讶和奇怪,这个生在山东长在东北、热情豪爽、勤奋稳重的姑娘,对同事、对患者一向是“有需必应,有困必助”。

2019年底新冠疫情发生后,我所门诊量和住院人数骤减,但新生儿内科病房和危重症新生儿转运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歇,病房床位基本满员,几乎每天都有转运任务,有高风险地区来京生产的孕妇,也有归国孕妇在隔离期临产的。张利被安排到转运小组,她回忆:“那个时候,转运车上只有一套猴服,其他同事穿的是手术室隔离衣,好在北京是零星散发病例,否则被感染的风险还是挺大的”。

2021年张利回到病房,除了参与危重病人抢救、带组管理病人、完成病例指控外,还要负责住院医师的管理、进修医生的带教工作,每天步履匆匆,穿梭在一排排暖箱间,但她却“早已适应了这种高频率、快节奏的工作”。乐观豁达的张利并非没有难事,在医院疫情防控、病区闭环管理期间,怎样妥善收治高风险地区的危重患儿,怎样准确评估患儿病情把有限的床位资源用在刀刃上,是全科室最“烧脑”的事,“王亚娟主任带领我们思考斟酌、协调平衡,顺利解决了很多难题”。

from clipboard

那一年的春节假期,急救车的鸣笛声总是在黑夜中响起,病房先后接收了十余名早产儿,最小的胎龄只有25周、体重720g。宫内感染、颅内出血、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肠穿孔……,每个宝宝都有着严重的原发疾病与合并症。有创和无创呼吸机、输液泵、监护仪、复苏球囊、气管插管、抢救车等急救仪器设备摆满了病房,医护人员的压力都非常大。

张利清晰记得和家长站在寒风中沟通病情的场景。这名胎龄26周、体重960g的早产儿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年轻的家长一度产生了放弃治疗的想法。张利耐心的分析病情和治疗方案,劝说家长要给孩子疾病恢复的时间和生存的机会。家长同意继续治疗后,张利紧急联系了已经快下班的心脏超声、放射科的同事返回病房为孩子完善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出来后,张利再次向家长交待病情,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在张利和同事们近2个月的精心治疗下,孩子出院时体重已经长到了1800g。“别看小宝宝不会说话,但他们的求生欲望非常强烈,在治疗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绝不会轻言放弃”。

from clipboard

今年9月,从昌平疫控中心支援回来的张利来不及休整,就投入到医院的门诊工作中,此时流感病人明显增多,医院从各科室抽调医生骨干到急诊和发热门诊支援。王亚娟主任询问张利是否能每个月支援一次急诊大夜,张利思考片刻说到:“主任,还在哺乳期的同事就别参加了,我替她,一个月支援两次。”

随着北京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张利明显感受到了新冠病毒的“威力”,发热病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新生儿发热、高热惊厥、喘息明显的三级病人占了三分之一,而且在四级病人中存在患儿症状描述不清、有基础病未告知分诊护士等潜在风险的情况,张利需要把他们“找”出来,给予及时的诊治。急诊大夜的出诊时间也从7个小时延长到了8个小时。

from clipboard

张利坦言,在急诊经常遇到危重病人,外伤大出血的、新生儿窒息的、空腔脏器穿孔的、有基础疾病带着气管插管的,都能做到不急不躁、冷静对症的处理。但是看到门外有几十名患儿和家长在排队等待,“我心里就会非常着急,恨不得多长几张嘴几只手”。她还发现,家长面对孩子发热或者高热惊厥后非常慌乱,缺乏儿童常见病的应急处理和护理常识,因此遇到这样的家长,张利都会多叮嘱几句,“这也给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了醒,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普工作,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长”。

张利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要尽力保证孩子们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全力保证危急重症患儿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党员,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就是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哪里有需要我就在哪里,能多干一点就多干一点,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相关推荐
2023-02-21
肖凌,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营养研究中心医师,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医生,肖凌时刻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把病人的健康时刻放在第一位。2021年7月成立的儿童营养研究中心...
2023-02-16
刘戈,首都儿科研究所人力资源处经济师,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他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为所院建设一支高...
2023-02-15
侯冬青,儿童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作为一个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科研岗位默默工作了20余年的公卫人,“公行天下,卫戍健康”是她当年选择妇幼卫生专业时牢记于心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