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研究室以转化为宗旨,为儿科领域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科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构建出生缺陷的小鼠模型,研究儿童发育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结合临床需求从叶酸、肌醇等营养素缺乏角度阐释这些营养素缺乏引起神经发育缺陷等发育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2)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前研究;(3)蚯蚓核酸酶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开发;(4)纳米材料毒理学、金属基纳米结构材料制备及其在血液学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高分子药物化等儿童纳米药物研发。目前,在职人员5人,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3名,2020年以来共承担项目8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3项,协和医学院基金1项,所及创新基金项目1项。上半年结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研项目5项。发表文章16篇,其中SCI文章10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一种蚯蚓中祛痰抗炎抗微生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201710585161.5)。同时顺利开展并完成了临床协作和临床检验,利用血小板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为血液科、心脏内科及皮肤科等相关科室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取得了该方面的突出成绩。
转化医学研究室2020年以来科研管理工作中重点加强了基金申报工作,通过基金申报工作培养年轻一代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按照各基金的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科研工作,继续加大年轻同志的科研独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加强科研项目申报,论文、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推进科研-临床研究小组的合作模式,维持科研设备和科研平台的共享公用。加强科研科室学科建设,凝练稳定的研究方向,促进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