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参与的第一次义诊行动
9月27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志愿队携手凤凰网“益童计划”志愿服务队、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的所有志愿者,前往辽宁省盘锦市,开展乡村小学医疗疾病筛查、建立儿童体检档案、普及医疗常识等义诊行动。
路程是漫长的,飞机准时落地后,我们上大巴车,一天的舟车劳顿,前往义诊的医疗工作志愿者仍然克服劳累,第一站直奔去义诊小学,提前布置明天得义诊场地,为明天做准备。
旅行的时候不要将个人财物暴露在公共场所下,这样很有可能会引起小偷的特别关注,所以最好身上携带零钱,这样不用每次付钱要掏钱包。
当我们到达时,小学和当地团委的相关负责人已经给我们腾出场地。整个义诊场地是一个楼道里的几个学生教室,桌凳被集中摆放到屋子里的边角位置,由此腾出来每个屋子的大部分空间,摆上桌凳,把从北京带来的医疗器械归置合理位置,用最简单而易行的工具来调整义诊“诊室”安排。
单从我们外科的体检教室来说,当我们进去教室时,是空荡荡的。普外科的董宁老师义诊经验非常丰富,他带着我和徐航开始筹备明天得准备工作。我们准备把男童女童分开,并现场用仅有的条件做一个教室中的“隔帘”,保护外科查体外的隐私。我们把一个桌子平倒后,放到另一张桌子上,增加高度,并用胶带塑封,防止孩子碰到桌子,被桌子砸伤,然后选择墙角,在墙角的对角用桌子排成了新的对角,然后我们让小学老师配合我们临时征用隔壁屋子的窗帘搭在桌面上,就完整的做好了屋中屋。条件虽然有局限,但是我们依然很好的考虑到了孩子们的隐私保护,当这个创意“门帘”安装好后,我们三个满意的笑了,笑的很纯真。
然后就是自己要做检查床,工具有限,学校只给我们找到一张床做检查床,我们三个人查体,需要至少男女分开两张床,我们只好克服困难,再利用手边的器材做床。我们把6张桌子一对一对齐排成长方形床的形状,然后找了3个软垫铺到桌面上,最后上边铺上我们带过来的一次性检查床单,就这样,我们完成了检查床的制作。
手消液,帽子口罩摆置到位,我们完成了我们的诊室准备工作。那一刻,我对这个诊室有一种期待,我期待明天在这里给这些农村孩子体检查体,我能想到这个诊室明天也会像在医院一样诊室外排着大长队,依旧会很忙碌。但是我却有一种期待,期待去做这种义诊,真正去做一次公益医疗,体会医者仁心。
内科、检验、测听、心超、耳鼻喉、口腔、眼科诊室,都是跟我们的外科诊室一样,我们每个到这里的人都在动脑筋、想办法,用智慧点亮这场公益义诊。义诊场地布置完,医疗器材摆放到位,我们义诊人员才到达住宿地,养精蓄锐,迎接明天忙碌而充实有意义的一天。
虽然说想要独自旅行放松心情,但是碰上坏人了就可能不会这样想了,所以最好有朋友的陪伴才好。
义诊前,我们在操场前第一次见到了整齐列队的孩子们,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清澈的眼神,我开始想起我小时候,好久没有回到小学了,一转眼我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希望自己的言行给这些孩子带来安慰和改变,希望他们能受到我们的鼓舞,长大后也去做和我们一样对社会做有意义事情的人。
孩子们排队,每人手里拿着一份体检表,对于在村里长大的孩子们,可能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去体检,他们一个个听着老师校长的话,有点胆怯,也有一种期待。有个孩子不敢跟我说话,用那种直勾勾的目光盯着我,我对他笑一笑,问他:“小朋友,你几岁了,上几年级?”他会很有礼貌的先回答我,然后,怕怕的接着说:“叔叔,我怕疼,我不想打针,你这里,疼不疼啊?”我早就看出来他想什么了?我笑一笑说:“不疼,你看你前面的同学,他们都知道我就摸一摸,不打针,一点也不疼”这句话说完,明显可以看出有些孩子的表情立马就自然了,露出了那种孩子天然自带的快乐面容。
孩子一个接着一个,进来,满屋子都是孩子,一队女生,两队男生,上午来的孩子太多了,我们需要查体300多个孩子,这让我们三个人都不敢休息,中间不敢停歇的去一个接着一个给孩子查体,屋子里特别闷,穿着长白大褂,带着帽子口罩、头上、身上一直在冒汗,闷热。打开窗户,东北外边的风太大,吹的窗帘飞,挡住检查床视线,也怕孩子在检查过程中裸露肚子着凉,只好开一点点窗户,等不那么闷了就赶紧再关上,直到下次忍不住再次打开一点窗户。屋子和身体都闷热,但心里不觉得一丝烦躁和心烦,心里只有一个目标:给这几百名孩子查体完,用心做完这件有意义的事。
查体的同时还要不停逗孩子说话,让他们不那么紧张,同时手上的动作也要抓紧给孩子视触扣听查体,查完,思考判断阴阳性,填表,然后送走孩子接下一位孩子,检查床是用课桌客串的,有些孩子上不去那么高的桌子,自己只能帮助孩子,或者直接抱上去,或者有些皮孩子上下桌子太快,担心他们摔倒还是得操心这个。与门诊看病不同的是,我们不用照顾孩子家长的情绪,不用持续回答家长连续不断的问题,我们就是一个一个查验孩子,写下自己的筛查结果。
总之,心里一直绷着一根弦,安安全全,认认真真的给孩子体检,用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证不漏诊一个阳性诊断孩子。
协和医院的谭先杰说“手术需要冷静,文字需要温度”,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相信有温度的文字都来自于一个认真的心,有责任的人,来自他们真实做的事,认真做的人。
当我看到宇文奇的诊室外边排队查听力的小孩,中午看到他手指因为孩子太多,带着手套的手,被汗水打湿,摩擦的手上都起了水泡,我内心是触动的,我劝他歇会,晾干手,再接着做,他直说“没事”,不理会自己的手疼,继续为孩子们测听。我为他点赞,他让我看到了我们年轻一代青年应有的态度—平常嘻嘻哈哈,一旦干起事来,我们有担当,不逃避,敢于迎上,这才是90后应有的特色。
人多就有可能会发生踩踏,所以旅行避开人多的区域,这样才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这次义诊,我们一共为辽宁省盘锦市沙岭镇北郑学校的近300名学龄儿童完成健康体检,我发自内心的觉得有意义。
作为一名小年资大夫,我看到了前辈医者同仁的大爱与奉献,深受感动。义诊时我们不分彼此、不论长幼,只有责任与主动的担当。还有二位不停奔跑抓拍的摄影师,我们不作秀、他们不拍秀,我们共同用心留住、用心传递这份“美好”。还有主持人王老师及凤凰网的志愿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了这次的公益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为自己和我们祖国点赞,努力做最好的我们,做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