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市卫生健康委、市医管中心的统一部署下,首都儿科研究所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干部李颀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顺利返京。工会主席石琳、党办主任冯玉香、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李旭及党办、宣传中心工作人员到机场迎接。
李颀是普通(新生儿)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援藏期间担任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是首儿所近6年援藏干部中的唯一外科大夫。在落实首儿所与拉萨市人民医院“以院包科”协议过程中,经过前五年的支援,儿内科的建设已经比较成熟,在当地具备了较高的诊疗水平;此次援藏,重点就是对拉萨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进行建设。
一年来,李颀同志大力提升拉萨市人民医院儿外科诊疗水平。一是亲力亲为开展高难度手术。带领团队亲自完成多项四级手术:胆道闭锁葛西手术、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高中位肛门闭锁、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PTBD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后再行根治手术及食道闭锁食管气管瘘结扎食道吻合术等。同时开创性填补了区内空白“高精尖”技术,如胆总管囊肿合并迷走胆管行肝门胆管成型术、Currarino综合征的诊断和腹腔镜辅助治疗、腹腔镜下Heller手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等。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如腹腔镜卵巢囊肿核出术、肠梗阻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手术及和儿科成人ICU合作抢救、新生儿十二指肠狭窄菱形吻合术等。积极开展首儿所与拉萨市儿童医院的远程多学科会诊三次,通过分析复杂病例,促进拉萨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的诊治水平快速提升。
二是加强教学,带好团队,努力提高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李颀同志通过“师带徒”对当地医生进行辅导,使当地医生对儿外科大部分疾病可以较为熟练的诊断,并能熟练掌握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肠切除术等常规儿外科手术技术;同时当地医生已经可以独立或者在其指导下完成腹腔镜辅助巨结肠根治术,肛门成形术,胆道闭锁葛西手术,肠造瘘还纳,肠造瘘等三、四级手术。李颀同志还在拉萨人民医院举办“雪域圣城医疗人才组团援藏系列沙龙——暨小儿外科论坛”,邀请国内著名儿科专家进行远程授课并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带领提升当地医生的科研能力。李颀同志在每日查房中,对儿外科全体医师进行科研意识培训,增强他们在病例收集、术后随访等方面的科研基本功;同时对当地医生的论文撰写给予辅导,3篇论文被《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录用。在全院开展“如何撰写临床研究论文”讲座,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意识培养。其个人申请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并积极申报西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当地医生的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一年援藏路,一生援藏情!参加援藏工作既是做贡献,也是受教育。就像李颀在工作总结中写到的,“通过援藏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深刻认识到了援藏工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民族团结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激励自己不断践行”援藏精神“,在工作中不断克服困难,为提高西藏地区儿科医疗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