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细菌学研究室简介
时间:2022-04-15

细菌学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11名,其中高级职称科研人员4名、高级职称技师2名、助理研究员3名、在站博士后2名。

科室研究方向及特色:

1. 肠道菌群研究:

人体是一个与微生物菌群共栖的超级生物体,尤其是肠道菌群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 是被精准医学忽视“第十个虚拟器官”,人体微生态学(Human Microbiome)及治疗被《时代》杂志评选的2013年十大医学突破之一,已成为国际生物医学的热点领域。肠道菌群与宿主基因之间进行着密切的“分子对话”,可以通过“肠-肝轴” “肠-脑轴”等在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超过50多种疾病的发生进展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但目前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室开展肠道菌群诱发儿童NAFLD新致病机制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肠道菌群产生内源性酒精对儿童神经干细胞突变及染色体损伤的研究;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及与宿主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噬菌体靶向清除病原菌的研究和耐药基因在体内外转移与突变的时空效应学研究;

2. 肺炎支原体研究:

传承前辈的技术优势,以肺炎支原体的检测技术、培养技术、特性研究等方面继续发展,聚焦在肺支感染的轻症和重症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肺支流行与变异规律、耐药性研究以及新型疫苗研发等方面;

3. 呼吸道细菌性病原体的研究:

儿童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而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据统计占住院病人的1/4,占门诊病人的60%-70%,在呼吸系统疾病流行季节可高达90%。常见的呼吸道细菌性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等,其中儿童结核感染在我国是一个严峻问题;嗜肺军团菌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5岁以下儿童重症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引起肺炎、脑膜炎。细菌研究室将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对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免疫新机制、儿童肺炎相关细菌性病原体进化与变异特性及儿童肺部菌群细菌与病毒共感染机制等反面进行深入研究;

4. 病原体核酸快速检测新技术的研发:

常用的病原体快速检测方法有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分离培养法操作复杂、培养时间长、过程复杂且阳性率低。血清学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差。近年来,快速检测技术飞速发展。包括RAA(重组酶介导链替换核酸扩增技术)、LAMP(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本研究室将着力开展呼吸道病原体RAA及LAMP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和肠道病原体RAA及LAMP等温扩增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及建立病原体RAA及LAMP等温扩增微流控检测技术平台。

细菌研究室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青年项目、中德“青年科学家”合作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国家“863”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生物化学界最著名杂志Cell Metabolism、Gut Microbes、MCP、JBC、JPR、CM、CID、FM等国外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200,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11项,编写和参编出版著作13本。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目前拥有元基因组、蛋白质组、单细胞组、代谢组、培养组和RAA、LAMP、ddPCR快检平台等科研平台。